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7-10页 |
1 绪论 | 第10-1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2-14页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2页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2-14页 |
1.4 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及创新之处 | 第14-17页 |
1.4.1 研究思路 | 第14页 |
1.4.2 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1.4.3 创新之处 | 第16-17页 |
2 主要概念界定及相关基础理论 | 第17-24页 |
2.1 现代农业的内涵与实质 | 第17-20页 |
2.1.1 现代农业的概念 | 第17-18页 |
2.1.2 现代农业的内容 | 第18页 |
2.1.3 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 | 第18-20页 |
2.2 现代农业支撑体系概述 | 第20-22页 |
2.2.1 现代农业支撑体系的定义 | 第20页 |
2.2.2 现代农业支撑体系的作用 | 第20-22页 |
2.3 现代农业支撑体系的相关理论基础 | 第22-24页 |
2.3.1 资源禀赋理论 | 第22页 |
2.3.2 熊彼特创新理论 | 第22页 |
2.3.3 高收益投入理论 | 第22-23页 |
2.3.4 经济效率理论 | 第23-24页 |
3 河南省现代农业支撑体系构建 | 第24-34页 |
3.1 河南省现代农业发展现状 | 第24-26页 |
3.1.1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定提高 | 第24-25页 |
3.1.2 农村经济结构得到改善 | 第25页 |
3.1.3 农村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 第25-26页 |
3.2 河南省现代农业制约因素分析 | 第26-28页 |
3.2.1 政策层面的制约 | 第26-27页 |
3.2.2 经济发展水平制约 | 第27-28页 |
3.2.3 劳动力素质制约 | 第28页 |
3.3 河南省现代农业支撑体系的构建原则 | 第28-30页 |
3.3.1 政府主导原则 | 第28页 |
3.3.2 立法保障原则 | 第28-29页 |
3.3.3 整体性原则 | 第29页 |
3.3.4 特色原则 | 第29-30页 |
3.4 河南现代农业支撑体系的内容 | 第30-32页 |
3.5 现代农业支持体系与农业生产效率的关系 | 第32-34页 |
4. 河南省现代农业生产效率的malmquist分析 | 第34-51页 |
4.1 数据包络分析简介 | 第34-40页 |
4.1.1 DEA方法步骤 | 第35-36页 |
4.1.2 C2R模型 | 第36-37页 |
4.1.3 BCC模型 | 第37-38页 |
4.1.4 Malmquist指数模型 | 第38-40页 |
4.2 河南省现代农业效率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第40-42页 |
4.2.1 评价指标构建原则 | 第40-41页 |
4.2.2 指标的选取 | 第41-42页 |
4.3 河南省现代农业生产效率实证分析 | 第42-50页 |
4.3.1 河南省各市现代农业生产率总体评价 | 第42-45页 |
4.3.2 河南省现代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分解 | 第45-50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5 完善河南省现代农业支撑体系的政策建议 | 第51-54页 |
5.1 加强政府引导 | 第51页 |
5.2 保护耕地资源 | 第51-52页 |
5.3 加大技术创新 | 第52页 |
5.4 完善组织体系 | 第52-53页 |
5.5 建立健全资金投入机制 | 第53-54页 |
6 结论和展望 | 第54-56页 |
6.1 结论 | 第54页 |
6.2 展望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