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中国哲学论文--明代哲学(1368~1644年)论文--其他论文

罗近溪“良知良能”思想探究

内容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引言第8-15页
    (一) 研究目的第8-9页
    (二) 研究综述第9-13页
    (三) 研究问题和方法第13-15页
一、 “良知良能”思想渊源第15-23页
    (一) “良知良能”词义溯源第15-17页
    (二) 近溪的为学经历和道统第17-20页
    (三) 对阳明良知教的评价第20-23页
二、 近溪“良知良能”的本体架构第23-34页
    (一) 生体、仁体与心体第23-26页
        1. 生生而无尽曰仁第23-25页
        2. 仁体与心体第25-26页
    (二) 心体、性体与知体第26-29页
        1. 尽心知性知天第27-28页
        2. 良知以显心性第28-29页
    (三) 乾体与知体第29-32页
        1. 乾知即良知第29-31页
        2. 乾知坤能即良知良能第31-32页
    (四) 圆融一体第32-34页
三、 近溪“良知良能”的本体特征第34-43页
    (一) 不学不虑第34-35页
    (二) 先天与遍在第35-38页
    (三) 现在与当下第38-39页
    (四) 无知无不知第39-43页
四、 近溪“良知良能”的功夫论第43-52页
    (一) 悟本体第43-45页
    (二) 破光景第45-46页
    (三) 孝弟慈第46-48页
    (四) 畏天命第48-52页
五、 结论——圆融之境的证成第52-54页
    (一) 本体的圆融第52页
    (二) 功夫的圆融第52-53页
    (三) 本体与功夫的圆融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57页
致谢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从夫妻冲突看当代中国婚姻价值取向
下一篇: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社区建设研究--以X市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