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氧体磁性材料超声振动磨削表面质量研究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8-16页 |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8-9页 |
| 1.2 铁氧体加工表面质量的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 1.3 超声振动磨削的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 1.4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 第2章 铁氧体超声振动磨削材料去除过程研究 | 第16-31页 |
| 2.1 引言 | 第16页 |
| 2.2 已加工表面形貌分析 | 第16-17页 |
| 2.3 纳米压痕试验 | 第17-19页 |
| 2.3.1 试验条件 | 第17-18页 |
| 2.3.2 试验结果 | 第18-19页 |
| 2.4 纳米压痕试验有限元仿真 | 第19-23页 |
| 2.4.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19-21页 |
| 2.4.2 仿真结果分析 | 第21-23页 |
| 2.5 显微压痕试验 | 第23-28页 |
| 2.5.1 试验方案 | 第23-24页 |
| 2.5.2 试验结果分析 | 第24-28页 |
| 2.6 磨粒运动学分析 | 第28-30页 |
| 2.7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 第3章 超声振动磨削力预测与刀具磨损分析 | 第31-46页 |
| 3.1 引言 | 第31页 |
| 3.2 磨削力预测模型的建立 | 第31-37页 |
| 3.2.1 磨粒最大压入深度 | 第31-32页 |
| 3.2.2 超声振动磨削磨粒运动轨迹 | 第32-33页 |
| 3.2.3 最大冲击力与磨削力的关系 | 第33-34页 |
| 3.2.4 工件材料去除率模型的建立 | 第34-36页 |
| 3.2.5 磨削力预测模型 | 第36-37页 |
| 3.3 磨削力预测模型的实验验证 | 第37-41页 |
| 3.3.1 实验方案设计 | 第37-38页 |
| 3.3.2 实验结果分析 | 第38-41页 |
| 3.4 刀具磨损分析 | 第41-44页 |
| 3.5 本章小结 | 第44-46页 |
| 第4章 铁氧体超声振动磨削试验研究 | 第46-59页 |
| 4.1 引言 | 第46页 |
| 4.2 试验方案设计 | 第46-47页 |
| 4.3 单因素试验研究 | 第47-53页 |
| 4.3.1 超声振动磨削与普通磨削的对比 | 第47-49页 |
| 4.3.2 主轴转速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 | 第49-50页 |
| 4.3.3 磨削深度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 | 第50-51页 |
| 4.3.4 横向进给速度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 | 第51-52页 |
| 4.3.5 超声振动振幅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 | 第52-53页 |
| 4.4 正交试验及结果分析 | 第53-54页 |
| 4.5 表面粗糙度预测模型 | 第54-58页 |
| 4.5.1 回归方程的显著性检验 | 第56-57页 |
| 4.5.2 回归系数显著性检验 | 第57-58页 |
| 4.6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 结论 | 第59-60页 |
| 参考文献 | 第60-65页 |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