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中文文摘 | 第4-6页 |
目录 | 第6-8页 |
绪论 | 第8-14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8-10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8-9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一) 理论意义 | 第9-10页 |
(二) 实际意义 | 第10页 |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0-14页 |
一、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二、技术路线 | 第11-14页 |
第一章 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述 | 第14-26页 |
第一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述 | 第14-16页 |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源起 | 第14页 |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称的认定 | 第14-15页 |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阐释 | 第15-16页 |
第二节 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述 | 第16-20页 |
一、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界定 | 第16-17页 |
二、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类属划分 | 第17-18页 |
三、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 | 第18-20页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20-26页 |
一、国外相关研究 | 第20-22页 |
二、国内相关研究 | 第22-24页 |
三、研究述评 | 第24-26页 |
第二章 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濒危评定体系构建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26-30页 |
第一节 基础概念辨析 | 第26页 |
一、濒危 | 第26页 |
二、濒危评定 | 第26页 |
第二节 相关理论基础 | 第26-30页 |
一、利益相关者理论 | 第26-27页 |
二、文化变迁理论 | 第27-28页 |
三、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28-30页 |
第三章 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濒危评定因子体系构建 | 第30-48页 |
第一节 构建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濒危评定因子体系的必要性 | 第30页 |
第二节 构建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濒危评定因子体系的原则 | 第30-31页 |
第三节 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濒危评定因子体系的建立 | 第31-48页 |
一、评价方法——层次分析法介绍 | 第31-33页 |
二、评价因子的选取与指标体系建立 | 第33-48页 |
第四章 评价体系的运用研究——以闽剧为例 | 第48-56页 |
第一节 闽剧概述 | 第48-50页 |
一、闽剧简介 | 第48页 |
二、闽剧溯源 | 第48-49页 |
三、闽剧研究现状 | 第49-50页 |
第二节 闽剧濒危状况评分 | 第50-52页 |
第三节 闽剧的旅游可持续利用策略分析 | 第52-56页 |
一、政府主导,社区参与,提高外界关注度 | 第52-53页 |
二、加强研究和保护,培育优秀传承人 | 第53页 |
三、深度挖掘、创新形式、扩大影响 | 第53-56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6-58页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第56页 |
第二节 研究展望 | 第56-58页 |
附录一 | 第58-60页 |
附录二 | 第60-64页 |
附录三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2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72-74页 |
致谢 | 第74-76页 |
个人简历 | 第76-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