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植物虫害及其防治论文

豌豆蚜与寄主互作关系的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前言第11-12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2-20页
    1.1 昆虫与植物互作关系的研究进展第12-13页
    1.2 昆虫取食对寄主的影响第13-14页
        1.2.1 昆虫取食对寄主挥发物的影响第13页
        1.2.2 昆虫取食对寄主营养成分的影响第13-14页
    1.3 寄主对昆虫的影响第14-17页
        1.3.1 寄主植物挥发性物质对昆虫定向过程的影响第14-16页
        1.3.2 寄主植物挥发性物质对昆虫取食行为的影响第16页
        1.3.3 寄主植物体内营养成分对昆虫生长发育的影响第16-17页
    1.4 豌豆蚜的研究进展第17-18页
    1.5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第18-20页
第二章 豌豆蚜取食对寄主植物挥发性化合物的影响第20-25页
    2.1 材料与试验方法第20页
        2.1.1 材料第20页
        2.1.2 试验方法第20页
    2.2 试剂与仪器第20-21页
        2.2.1 试剂第20-21页
        2.2.2 仪器第21页
    2.3 挥发物的采集、分离和鉴定第21-22页
        2.3.1 挥发物的采集第21-22页
        2.3.2 挥发物成分的分离第22页
        2.3.3 挥发物成分的鉴定第22页
    2.4 结果与分析第22-24页
    2.5 结论与讨论第24-25页
第三章 豌豆蚜取食对寄主及自身氨基酸含量的影响第25-35页
    3.1 材料与试验方法第25-27页
        3.1.1 材料第25页
        3.1.2 试验方法第25-27页
            3.1.2.1 氨基酸标准样品的制备第25页
            3.1.2.2 样品的制备第25-26页
                3.1.2.2.1 蚕豆韧皮部氨基酸的提取方法第25-26页
                3.1.2.2.2 蚜虫体内游离氨基酸的提取方法第26页
            3.1.2.3 试验设计第26页
                3.1.2.3.1 韧皮部游离氨基酸的测定第26页
                3.1.2.3.2 蚜虫体内游离氨基酸的测定第26页
            3.1.2.4 色谱条件第26-27页
    3.2 试剂与仪器第27-28页
        3.2.1 试剂第27-28页
        3.2.2 仪器第28页
    3.3 结果与分析第28-33页
        3.3.1 健康、轻度受害和严重受害蚕豆韧皮部氨基酸含量比较第28-30页
        3.3.2 豌豆蚜体内游离氨基酸的变化第30-32页
        3.3.3 豌豆蚜的生长发育状况第32-33页
    3.4 结论与讨论第33-35页
第四章 寄主植物挥发物对豌豆蚜定向和取食的影响第35-47页
    4.1 豌豆蚜对寄主植物挥发物的 EAG 反应第35-42页
        4.1.1 材料与方法第35-37页
            4.1.1.1 材料第35页
            4.1.1.2 试验方法第35-37页
        4.1.2 试剂与仪器第37-38页
            4.1.2.1 试剂第37页
            4.1.2.2 仪器第37-38页
        4.1.3 结果与分析第38-41页
            4.1.3.1 豌豆蚜触角 EAG 活性时间长度的测定第38页
            4.1.3.2 豌豆蚜从受到气味刺激到完全恢复所需要的时间第38-40页
            4.1.3.3 豌豆蚜对 21 种寄主挥发物的 EAG 反应第40-41页
            4.1.3.4 豌豆蚜对 E-2-hexenal 和 Benzaldehyde 的 EAG 剂量反应第41页
        4.1.4 结论与讨论第41-42页
    4.2 豌豆蚜对 21 中寄主植物挥发物的行为反应第42-47页
        4.2.1 材料与试验方法第42-44页
            4.2.1.1 试验材料第42页
            4.2.1.2 试剂与仪器第42页
            4.2.1.3 试验方法第42-43页
            4.2.1.4 试验设计第43-44页
                4.2.1.4.1 蚕豆植株叶片对豌豆蚜行为试验第43页
                4.2.1.4.2 人工合成化合物对豌豆蚜的行为试验第43页
                4.2.1.4.3 豌豆蚜对不同浓度的 E-2-hexenal 和 Benzaldehyde 的行为反应测定第43-44页
        4.2.2 结果与分析第44-45页
        4.2.3 结论与讨论第45-47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47-49页
    5.1 豌豆蚜与寄主植物互作关系总结第47-48页
    5.2 展望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5页
致谢第55-56页
作者简介第56-57页
石河子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丛枝菌根真菌提高加工番茄抗盐和抗旱效能及其机理研究
下一篇:GSH/GSSG信号对NaCl胁迫下番茄生长的调控效应及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