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市政工程论文--给水工程(上水道工程)论文--净水工程(给水处理)论文

微絮体重组强化去除低浊水中腐殖酸的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1-26页
    1.1 低浊水源水现状第11-13页
        1.1.1 水质水量分布特征第11页
        1.1.2 低浊水处理研究现状第11-13页
    1.2 腐殖酸特性及控制技术第13-17页
        1.2.1 腐殖酸来源分布第13页
        1.2.2 腐殖酸分子结构及物理化学性质第13-14页
        1.2.3 腐殖酸在水体中污染特性及处理技术第14-17页
    1.3 絮体结构理化特性及再重组性能第17-21页
        1.3.1 絮体形态检测及结构变化第17页
        1.3.2 絮体表面理化性质第17-19页
        1.3.3 絮体破碎再絮凝能力第19-21页
    1.4 微絮体回流技术的研究及应用现状第21-23页
        1.4.1 净水厂生产废水回用现状第21-22页
        1.4.2 高效澄清池的原理与应用第22-23页
    1.5 课题来源、背景及研究内容第23-26页
        1.5.1 课题来源第23页
        1.5.2 课题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第23-24页
        1.5.3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第24页
        1.5.4 技术路线第24-26页
第2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第26-33页
    2.1 试验装置及主要仪器第26页
    2.2 试验水样及药剂说明第26-29页
        2.2.1 腐殖酸和高岭土储备溶液配制第26-27页
        2.2.2 试验原水配制第27-28页
        2.2.3 主要试验药剂第28-29页
    2.3 试验方法第29-30页
        2.3.1 微絮体产生方法第29页
        2.3.2 微絮体回流重组方法第29页
        2.3.3 絮体特性分析第29-30页
    2.4 水质检测指标及测定方法第30-33页
第3章 微絮体重组强化去除腐殖酸效能的研究第33-47页
    3.1 多种方式对低浊水中腐殖酸去除效能的比较第33-38页
        3.1.1 单独使用絮凝剂PACl去除腐殖酸的效能第33页
        3.1.2 脱稳微絮体与PACl联用去除腐殖酸的效能第33-36页
        3.1.3 高岭土微絮体与高岭土粉末对去除效能的比较第36-38页
    3.2 不同药剂对微絮体重组的效能比较第38-42页
        3.2.1 PACl、Al_2(SO4)_3、FeCl_3对去除效能的比较第38-41页
        3.2.2 KMnO_4预氧化对微絮体重组去除腐殖酸的影响第41-42页
    3.3 絮体多次循环回用对腐殖酸的去除规律第42-45页
        3.3.1 絮体多次循环对不同浓度腐殖酸的去除第42-43页
        3.3.2 絮体多次循环对腐殖酸吸附量的变化规律第43-45页
    3.4 本章小结第45-47页
第4章 絮凝条件及水质变化影响微絮体去除腐殖酸的研究第47-65页
    4.1 絮凝条件对絮凝的影响第47-51页
        4.1.1 破碎强度的影响第47-49页
        4.1.2 二次投药的影响第49-51页
    4.2 原水水质变化的影响第51-58页
        4.2.1 原水pH的影响第51-54页
        4.2.2 原水初始腐殖酸浓度的影响第54-55页
        4.2.3 原水初始浊度的影响第55-56页
        4.2.4 水体温度的影响第56-58页
    4.3 不同水环境背景的影响第58-63页
        4.3.1 去离子水为背景第58-59页
        4.3.2 含藻水为背景第59-62页
        4.3.3 松花江原水为目标物的研究第62-63页
    4.4 本章小结第63-65页
第5章 微絮体重组去除腐殖酸机理分析及经济评价第65-74页
    5.1 脱稳高岭土微絮体循环重组对腐殖酸的吸附去除机理第65-71页
        5.1.1 微絮体对腐殖酸吸附动力学试验第65-67页
        5.1.2 微絮体对腐殖酸吸附热力学试验第67-71页
    5.2 微絮体重组工艺经济评价第71-73页
    5.3 本章小结第73-74页
结论与建议第74-76页
参考文献第76-84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第84-86页
致谢第86页

论文共8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长缺氧A-AAO工艺在城镇污水处理厂中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Fe3O4纳米颗粒对废水厌氧发酵产氢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