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4-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变量注释表 | 第17-19页 |
1 绪论 | 第19-27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9-2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0-25页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25-27页 |
2 颗粒流数值模拟基础及参数研究 | 第27-47页 |
2.1 颗粒流方法基本方程及接触模型 | 第27-30页 |
2.2 颗粒流模型参数与宏观参数关系分析 | 第30-32页 |
2.3 基于颗粒流模拟的裂隙岩体水沙两相流参数分析 | 第32-46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3 弱胶结裂隙岩体结构特征和力学特性分析 | 第47-59页 |
3.1 弱胶结岩体的微观结构特征 | 第47-49页 |
3.2 裂隙弱胶结岩体强度与变形特性分析 | 第49-55页 |
3.3 弱胶结岩体力学本构模型 | 第55-57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7-59页 |
4 基于格子Boltzmann方法的裂隙岩体水沙两相作用分析 | 第59-70页 |
4.1 格子Boltzmann方法基础 | 第59-63页 |
4.2 格子Boltzmann方法的水沙两相流守恒方程 | 第63-64页 |
4.3 裂隙岩体水沙两相流的格子Boltzmann模型 | 第64-68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8-70页 |
5 裂隙岩体水沙两相流数值分析 | 第70-90页 |
5.1 水沙两相起动流速研究 | 第70-74页 |
5.2 裂隙内颗粒运动数值分析 | 第74-80页 |
5.3 水沙作用对顶板垮落影响分析 | 第80-88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88-90页 |
6 结论 | 第90-92页 |
参考文献 | 第92-99页 |
作者简历 | 第99-101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10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