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定标天线场分布特性的仿真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符号对照表 | 第10-11页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11-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4页 |
1.1 无线电技术的诞生及发展 | 第14-15页 |
1.2 定位技术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5-20页 |
1.2.1 定位技术的发展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2.2 定位技术的应用 | 第16-19页 |
1.2.3 定位技术的分类 | 第19-20页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0-24页 |
1.3.1 研究背景介绍 | 第20-21页 |
1.3.2 地下信标的电磁研究基础 | 第21-22页 |
1.3.3 本文研究的组织结构 | 第22-24页 |
第二章 计算方法简介 | 第24-38页 |
2.1 解析方法简介 | 第24-26页 |
2.1.1 解析方法及其基本原理 | 第24-25页 |
2.1.2 分层半空间的辐射问题 | 第25-26页 |
2.2 时域有限差分法简介 | 第26-35页 |
2.2.1 时域有限差分法的发展及应用 | 第26-28页 |
2.2.2 时域有限差分法的基本点 | 第28-30页 |
2.2.3 麦克斯韦方程及Yee元胞的引入 | 第30-33页 |
2.2.4 色散介质UPML吸收边界 | 第33-35页 |
2.3 两种方法的优缺点比较 | 第35-38页 |
第三章 地下水平偶极子辐射特性分析 | 第38-56页 |
3.1 解析方法计算地下水平偶极子远区场 | 第38-45页 |
3.1.1 地下水平偶极子的物理模型 | 第38页 |
3.1.2 地下水平偶极子在空气中激励的电磁场 | 第38-40页 |
3.1.3 地下水平偶极子远区场辐射特性 | 第40-44页 |
3.1.4 远区场辐射特性小结 | 第44-45页 |
3.2 时域有限差分法计算地下水平偶极子近区场 | 第45-50页 |
3.2.1 地下水平偶极子FDTD计算模型 | 第45页 |
3.2.2 地下水平偶极子近区场辐射特性 | 第45-50页 |
3.2.3 近区场辐射特性小结 | 第50页 |
3.3 地下水平偶极子信标的定位 | 第50-53页 |
3.3.1 地下水平偶极子在近地面上方辐射特性 | 第50-52页 |
3.3.2 地下信标的定位与探测 | 第52-5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3-56页 |
第四章 复杂地形地下信标辐射特性分析 | 第56-66页 |
4.1 复杂的地形环境 | 第56页 |
4.2 FDTD方法计算复杂地形地下信标辐射特性 | 第56-65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6-68页 |
5.1 本文总结 | 第66页 |
5.2 展望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2页 |
致谢 | 第72-74页 |
作者简介 | 第74-75页 |
1.基本情况 | 第74页 |
2.教育背景 | 第74页 |
3.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74-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