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汽轮发电机组轴系扭振安全性分析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5页 |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5页 |
第2章 轴系扭振的响应计算 | 第15-32页 |
·轴系的模化方法 | 第15-20页 |
·轴系本体的分段 | 第15-16页 |
·轴段扭转刚度及转动惯量的计算 | 第16-20页 |
·轴系扭振固有特性计算方法 | 第20-26页 |
·改进的Riccati传递矩阵法 | 第20-24页 |
·有限元法在轴系固有特性计算中的应用 | 第24-26页 |
·轴系响应的计算原理 | 第26-27页 |
·典型算例 | 第27-31页 |
·固有特性计算及比较分析 | 第27-30页 |
·两相短路时轴系响应计算 | 第30-31页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3章 轴系扭转疲劳寿命损耗计算 | 第32-51页 |
·引言 | 第32页 |
·轴系材料S-N曲线的理论计算方法 | 第32-34页 |
·转子材料扭转疲劳寿命损耗的影响因素 | 第34-44页 |
·平均应力对扭转疲劳寿命损耗的影响 | 第34-39页 |
·轴系结构对扭转疲劳寿命损耗的影响 | 第39-43页 |
·高周疲劳对扭转疲劳寿命损耗的影响 | 第43-44页 |
·轴系危险部位的应力应变历程 | 第44-45页 |
·转子应力循环统计方法 | 第45-47页 |
·雨流法实时计数模型 | 第45-46页 |
·改进的雨流法实时计数模型 | 第46-47页 |
·疲劳累积损伤理论 | 第47-50页 |
·常用疲劳累积损伤理论及其优缺点 | 第48-49页 |
·疲劳累积损伤理论的实用修正 | 第49-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4章 轴系扭振安全性评估策略 | 第51-64页 |
·引言 | 第51页 |
·轴系扭转强度的校核 | 第51-54页 |
·扭转疲劳损伤下轴系的可靠性分析 | 第54-55页 |
·机网扰动下轴系扭振的评估指标 | 第55-57页 |
·对轮受力及变形的评估 | 第55页 |
·扰动组合及允许寿命损耗 | 第55-56页 |
·大扰动下轴系扭振的安全评估标准 | 第56-57页 |
·轴系扭振的安全评估与风险预测方法 | 第57-63页 |
·轴系危险元件的确定 | 第58页 |
·轴系中元件的失效分析 | 第58-60页 |
·轴系元件风险值的确定 | 第60-62页 |
·轴系安全评估体系 | 第62-63页 |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5章 轴系扭振安全性评估案例 | 第64-81页 |
·某电厂3号汽轮机低压转子磨损安全性评估 | 第64-72页 |
·电厂3号机概况 | 第64页 |
·低压转子磨损情况介绍 | 第64-66页 |
·轴系扭转强度的校核 | 第66-69页 |
·疲劳性能分析 | 第69-71页 |
·轴系的可靠性分析及其磨损部位的处理措施 | 第71-72页 |
·某电厂#3机组两相短路安全性评估 | 第72-80页 |
·某电厂#3机组基本情况介绍 | 第72页 |
·轴系固有特性及两相短路相应计算 | 第72-75页 |
·疲劳寿命损耗累积计算 | 第75-78页 |
·联轴器危险截面风险值的计算及其安全性评估 | 第78-80页 |
·本章小结 | 第80-81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1-83页 |
·本文完成的主要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 第81页 |
·有待进一步开展的工作 | 第81-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87-88页 |
致谢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