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经济增长的要素贡献率分析
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一、引言 | 第9-17页 |
(一)选题内容与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二)关于生产函数与要素投入的研究综述 | 第10-15页 |
1. 国外研究评述 | 第10-13页 |
2. 国内研究评述 | 第13-15页 |
(三)研究方法及内容 | 第15-16页 |
(四)可能的创新及不足 | 第16-17页 |
二、基本理论介绍 | 第17-29页 |
(一)概念的界定 | 第17-22页 |
1. 经济增长 | 第17-18页 |
2. 生产要素 | 第18-19页 |
3. 劳动要素、资本要素、全要素 | 第19-22页 |
(二)研究的基础理论 | 第22-29页 |
1.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 第22-23页 |
2.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 第23-25页 |
3.新经济增长理论 | 第25-29页 |
三、山东经济增长取得的成就分析 | 第29-33页 |
(一)山东的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 第29页 |
(二)“三大需求”拉动经济增长协调性明显改善 | 第29-30页 |
(三)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显著效果 | 第30-33页 |
四、要素投入对山东省经济增长贡献率的实证分析 | 第33-47页 |
(一)模型的选择与介绍 | 第33-35页 |
1.索洛余值法的介绍和各投入要素增长率的计算 | 第33-34页 |
2.各生产要素投入增长率的计算 | 第34-35页 |
(二)样本数据的说明 | 第35-47页 |
1.地区生产总值 | 第35-37页 |
2.劳动投入 | 第37-39页 |
3.资本投入 | 第39-44页 |
4.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 | 第44-47页 |
五、山东省经济增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第47-51页 |
(一)过度依赖投资拉动经济 | 第47页 |
(二)劳动要素对经济增长率的贡献相对较小 | 第47-48页 |
(三)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 | 第48-49页 |
(四)产业结构不合理 | 第49-51页 |
六、山东省经济增长的建议 | 第51-55页 |
(一)资本投入方面:逐步放缓投资增长步伐 | 第51-52页 |
(二)劳动要素方面:完善就业政策与人才吸引政策 | 第52页 |
(三)从制度方面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 第52-53页 |
(四)从技术进步方面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