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9-13页 |
ABSTRACT | 第13-16页 |
前言 | 第17-20页 |
参考文献 | 第18-20页 |
第一部分 CGKRK多肽修饰的聚乙二醇聚己内酯纳米递释系统靶向治疗实体肿瘤研究 | 第20-47页 |
第一章 CGKRK-NP-PTX的构建和表征 | 第21-27页 |
1 仪器和材料 | 第21-22页 |
1.1 仪器 | 第21页 |
1.2 材料和试剂 | 第21-22页 |
2 实验方法 | 第22-23页 |
2.1 CGKRK-NP-PTX的制备 | 第22页 |
2.2 CGKRK-NP-PTX的表征 | 第22页 |
2.3 CGKRK-NP-PTX包封率和载药量的测定 | 第22-23页 |
2.4 CGKRK多肽修饰的PEG-PCL纳米粒表面CGKRK多肽的鉴定 | 第23页 |
3 实验结果 | 第23-24页 |
3.1 CGKRK-NP-PTX的表征 | 第23-24页 |
3.2 CGKRK-NP-PTX的包封率、载药量以及表面CGKRK多肽测定 | 第24页 |
4 讨论 | 第24-25页 |
5 小结 | 第25页 |
参考文献 | 第25-27页 |
第二章 CGKRK-NP递药系统体外胶质瘤细胞水平评价 | 第27-41页 |
1 仪器和材料 | 第27-28页 |
1.1 仪器和试剂 | 第27页 |
1.2 材料和试剂 | 第27-28页 |
2 实验方法 | 第28-30页 |
2.1 载6-香豆素的NP、CGKRK-NP的制备与表征 | 第28页 |
2.2 U87MG细胞和HUVEC细胞摄取实验 | 第28-29页 |
2.3 U87MG细胞和HUVEC细胞摄取机理考察 | 第29页 |
2.4 CGKRK-NP体外诱导U87MG细胞和HUVEC细胞凋亡能力的评价 | 第29-30页 |
2.5 CGKRK-NP体外毒性评价 | 第30页 |
2.6 体外3D U87MG肿瘤球摄取和生长抑制实验 | 第30页 |
3 实验结果 | 第30-37页 |
3.1 载6-香豆素的NP、CGKRK-NP的粒径及zeta电位 | 第30-31页 |
3.2 U87MG细胞和HUVEC细胞对载6-香豆素CGKRK-NP的摄取 | 第31-32页 |
3.3 U87MG细胞和HUVEC细胞对CGKRK-NP的摄取机理初步研究 | 第32-33页 |
3.4 CGKRK-NP体外诱导U87MG和HUVEC细胞凋亡能力的评价 | 第33-34页 |
3.5 CGKRK-NP体外细胞毒性评价 | 第34-35页 |
3.6 U87MG肿瘤球穿透评价 | 第35-36页 |
3.7 U87MG肿瘤球生长抑制评价 | 第36-37页 |
4 讨论 | 第37-38页 |
5 小结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1页 |
第三章 CGKRK-NP递药系统体内靶向性评价 | 第41-47页 |
1 仪器和材料 | 第41页 |
1.1 仪器和试剂 | 第41页 |
1.2 实验动物 | 第41页 |
2 实验方法 | 第41-42页 |
2.1 荷U87MG异位肿瘤裸鼠动物模型的建立 | 第41-42页 |
2.2 小动物活体成像观察CGKRK-NP在荷瘤裸鼠体内的分布 | 第42页 |
2.3 冷冻切片免疫荧光观察CGKRK-NP在肿瘤组织的分布 | 第42页 |
2.4 CGKRK-NP-PTX体内抗肿瘤药效评价 | 第42页 |
3 实验结果 | 第42-44页 |
3.1 小动物活体成像观察CGKRK-NP在荷瘤裸鼠体内的分布 | 第42-43页 |
3.2 冷冻切片免疫荧光观察CGKRK-NP在肿瘤组织的分布 | 第43-44页 |
3.3 CGKRK-NP-PTX体内抗肿瘤药效评价 | 第44页 |
4 讨论 | 第44-45页 |
5 小结 | 第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第二部分 tLyp-1肽修饰的聚乙二醇聚乳酸纳米粒用于胶质瘤的靶向递药研究 | 第47-67页 |
第一章 tLyp-1-NP-PTX的构建和表征 | 第48-52页 |
1 仪器和试剂 | 第48页 |
2 实验方法 | 第48-49页 |
2.1 载PTX的tLyp-1-NP和NP的制备与表征 | 第48页 |
2.2 载PTX的tLyp-1-NP和NP的体外释放 | 第48-49页 |
3 实验结果 | 第49-50页 |
3.1 tLyp-1-NP和NP的粒径和Zeta电位 | 第49页 |
3.2 载PTX的tLyp-1-NP和NP的体外释放 | 第49-50页 |
4 讨论 | 第50页 |
5 小结 | 第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第二章 tLyp-1-NP体内外胶质瘤靶向性评价 | 第52-60页 |
1 仪器和材料 | 第52页 |
1.1 仪器和试剂 | 第52页 |
1.2 实验动物 | 第52页 |
2 实验方法 | 第52-54页 |
2.1 HUVEC细胞和C6细胞摄取载6-香豆素的NP和tLyp-1-NP的定性和定量测定 | 第52页 |
2.2 摄取抑制实验 | 第52-53页 |
2.3 C6肿瘤球穿透实验 | 第53页 |
2.4 活体成像观察载DiR的tLyp-1-NP荷瘤裸鼠体内靶向性 | 第53页 |
2.5 载6-香豆素的tLyp-1-NP的胶质瘤区域分布观察 | 第53-54页 |
3 实验结果 | 第54-58页 |
3.1 HUVEC细胞和C6细胞摄取载6-香豆素的NP和tLyp-1-NP的定性和定量测定 | 第54-56页 |
3.2 摄取抑制实验 | 第56-57页 |
3.3 活体成像观察载DiR的tLyp-1-NP荷瘤裸鼠体内靶向性 | 第57页 |
3.4 载6-香豆素的tLyp-1-NP在胶质瘤区域分布观察 | 第57-58页 |
4 讨论 | 第58-59页 |
4.1 HUVEC细胞和C6细胞摄取 | 第58页 |
4.2 tLyp-1-NP的体内靶向性 | 第58-59页 |
5 小结 | 第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0页 |
第三章 tLyp-1-NP-PTX体内外药效学评价 | 第60-67页 |
1 仪器和材料 | 第60页 |
1.1 仪器和试剂 | 第60页 |
1.2 实验动物 | 第60页 |
2 实验方法 | 第60-61页 |
2.1 tLyp-1-NP-PTX对C6细胞诱导凋亡能力的评价 | 第60页 |
2.2 tLyp-1-NP-PTX对C6细胞的毒性评价 | 第60页 |
2.3 tLyp-1-NP-PTX对C6肿瘤球生长抑制能力的评价 | 第60-61页 |
2.4 tLyp-1-NP-PTX体内抗肿瘤药效评价 | 第61页 |
3 实验结果 | 第61-64页 |
3.1 tLyp-1-NP-PTX对C6细胞诱导凋亡能力的评价 | 第61页 |
3.2 tLyp-1-NP-PTX对C6细胞的毒性评价 | 第61-62页 |
3.3 tLyp-1-NP-PTX对C6肿瘤球生长抑制能力的评价 | 第62-63页 |
3.4 tLyp-1-NP-PTX体内抗肿瘤药效评价 | 第63-64页 |
4 讨论 | 第64页 |
5 小结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7页 |
第三部分 F3肽修饰的聚乙二醇聚乳酸纳米粒联合tLyp-1肽共给药用于胶质瘤的靶向递药研究 | 第67-89页 |
第一章 F3-NP-PTX的构建和表征 | 第68-75页 |
1 仪器和试剂 | 第68页 |
2 实验方法 | 第68-69页 |
2.1 载PTX的F3-NP和NP的制备与表征 | 第68-69页 |
2.2 载PTX的F3-NP和NP的体外释放 | 第69页 |
2.3 F3-NP-PTX表面F3多肽共价连接密度的测定 | 第69页 |
3 实验结果 | 第69-71页 |
4 讨论 | 第71页 |
5 小结 | 第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5页 |
第二章 F3-NP-PTX体外胶质瘤细胞靶向性评价 | 第75-83页 |
1 仪器和试剂 | 第75页 |
2 实验方法 | 第75-76页 |
2.1 C6细胞摄取载6-香豆素的NP和F3-NP的定性和定量测定 | 第75页 |
2.2 摄取抑制实验 | 第75页 |
2.3 C6肿瘤球穿透实验 | 第75-76页 |
2.4 F3-NP-PTX对C6细胞的毒性评价 | 第76页 |
3 实验结果 | 第76-81页 |
3.1 C6细胞摄取载6-香豆素的NP和F3-NP的定性和定量测定 | 第76-78页 |
3.2 C6细胞摄取F3-NP的机理考察 | 第78-80页 |
3.3 C6肿瘤球摄取实验 | 第80-81页 |
3.4 F3-NP-PTX对C6细胞的毒性评价 | 第81页 |
4 讨论 | 第81页 |
5 小结 | 第81-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3页 |
第三章 F3-NP共给药系统体内胶质瘤靶向性评价 | 第83-89页 |
1 仪器和试剂 | 第83页 |
2 实验方法 | 第83-84页 |
2.1 活体成像观察载DiR的F3-NP共给药系统荷瘤裸鼠体内靶向性 | 第83页 |
2.2 载6-香豆素的F3-NP共给药系统胶质瘤区域分布观察 | 第83页 |
2.3 F3-NP共给药系统体内抗原位胶质瘤效果评价 | 第83-84页 |
3 实验结果 | 第84-87页 |
3.1 活体成像观察载DiR的F3-NP共给药系统荷瘤裸鼠体内靶向性 | 第84页 |
3.2 载6-香豆素的F3-NP共给药系统胶质瘤区域分布观察 | 第84-85页 |
3.3 F3-NP共给药系统体内抗原位胶质瘤效果评价 | 第85-87页 |
4 讨论 | 第87页 |
5 小结 | 第87页 |
参考文献 | 第87-89页 |
第四部分 CGKRK肽联合ATWLPPR肽修饰的双级靶向纳米递释系统靶向治疗脑胶质瘤的研究 | 第89-112页 |
第一章 AC-NP-PTX的构建和表征 | 第90-95页 |
1 仪器和材料 | 第90页 |
2 实验方法 | 第90-91页 |
2.1 AC-NP-PTX的制备 | 第90-91页 |
2.2 AC-NP-PTX的表征 | 第91页 |
3 实验结果 | 第91-92页 |
4 讨论 | 第92-93页 |
5 小结 | 第93页 |
参考文献 | 第93-95页 |
第二章 AC-NP体外细胞水平评价 | 第95-107页 |
1 仪器和材料 | 第95页 |
2 实验方法 | 第95-98页 |
2.1 HUVEC细胞和U87MG细胞的受体表达情况考察 | 第95-96页 |
2.2 HUVEC细胞和U87MG细胞摄取实验 | 第96页 |
2.3 HUVEC细胞和U87MG细胞摄取AC-NP的机理考察 | 第96页 |
2.4 AC-NP体外诱导U87MG细胞凋亡能力的评价 | 第96-97页 |
2.5 AC-NP体外毒性评价 | 第97页 |
2.6 体外U87MG肿瘤球穿透实验 | 第97页 |
2.7 体外U87MG肿瘤球生长抑制实验 | 第97-98页 |
3 实验结果 | 第98-104页 |
3.1 HUVEC细胞和U87MG细胞受体表达情况考察 | 第98页 |
3.2 HUVEC细胞和U87MG细胞摄取实验 | 第98-100页 |
3.3 HUVEC细胞和U87MG细胞摄取AC-NP的机理考察 | 第100-101页 |
3.4 AC-NP体外诱导U87MG细胞凋亡能力的评价 | 第101页 |
3.5 AC-NP体外毒性评价 | 第101-102页 |
3.6 体外U87MG肿瘤球穿透实验 | 第102-103页 |
3.7 体外U87MG肿瘤球生长抑制实验 | 第103-104页 |
4 讨论 | 第104页 |
5 小结 | 第104页 |
参考文献 | 第104-107页 |
第三章 AC-NP体内胶质瘤靶向性及抗胶质瘤药效评价 | 第107-112页 |
1 仪器和材料 | 第107页 |
2 实验方法 | 第107-108页 |
2.1 小动物活体成像观察AC-NP在荷U87MG原位瘤裸鼠体内的分布 | 第107页 |
2.2 载6-香豆素的AC-NP在胶质瘤区域的分布观察 | 第107页 |
2.3 AC-NP-PTX体内抗原位胶质瘤药效评价 | 第107-108页 |
3 实验结果 | 第108-110页 |
3.1 小动物活体成像观察AC-NP在荷U87MG原位瘤裸鼠体内的分布 | 第108-109页 |
3.2 载6-香豆素的AC-NP在胶质瘤区域的分布观察 | 第109页 |
3.3 AC-NP-PTX体内抗原位胶质瘤药效评价 | 第109-110页 |
4 讨论 | 第110页 |
5 小结 | 第110-111页 |
参考文献 | 第111-112页 |
全文总结 | 第112-115页 |
主要创新点 | 第115-116页 |
后继工作及展望 | 第116-117页 |
附录 | 第117-119页 |
致谢 | 第119-12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