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页 |
| 引言 | 第6-8页 |
| 一、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6页 |
| 二、研究范围的界定 | 第6-7页 |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7页 |
| 四、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7-8页 |
| 第一章 股东优先购买权概述 | 第8-16页 |
| 第一节 股东优先购买权的涵义与制度价值 | 第8-10页 |
| 第二节 股东优先购买权的性质 | 第10-11页 |
| 第三节 股东优先购买权的立法模式-比较法视角 | 第11-12页 |
| 第四节 我国股东优先购买权的法律规则 | 第12-16页 |
| 一、股东优先购买权的法定性与公司章程自治的博弈 | 第12-13页 |
| 二、我国股东优先购买权制度具体规则 | 第13-16页 |
| 第二章 我国股东优先购买权制度实践中的若干问题 | 第16-27页 |
| 第一节 同等条件 | 第16-19页 |
| 一、同等条件的确认标准 | 第16-17页 |
| 二、部分行使优先购买权 | 第17-18页 |
| 三、虚构交易价格 | 第18-19页 |
| 第二节 转让方的实际控制人变更问题 | 第19-23页 |
| 第三节 侵犯优先购买权的股权转让合同效力 | 第23-27页 |
| 一、股权变动的负担行为 | 第24页 |
| 二、股权变更的处分行为 | 第24-25页 |
| 三、股权转让合同的效力问题与优先购买权的实现 | 第25-27页 |
| 第三章 我国股东优先购买权制度的完善建议 | 第27-29页 |
| 第一节 关于公司法第七十二条的几点建议 | 第27-28页 |
| 一、删除其他股东的同意权 | 第27页 |
| 二、明确股权转让价格争议的解决方法 | 第27页 |
| 三、公司法立法应以任意性规范为主、强制性规范为辅 | 第27-28页 |
| 第二节 股东优先购买权的实现路径及第三人的救济方法 | 第28-29页 |
| 结论 | 第29-30页 |
| 注释 | 第30-32页 |
| 参考文献 | 第32-34页 |
| 后记 | 第34-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