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引言 | 第8-11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8-9页 |
(一)、学术研究现状 | 第8-9页 |
(二)、实践研究现状 | 第9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9-10页 |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一)、研究目的 | 第10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第一章 种类繁多的中国传统视觉元素 | 第11-24页 |
第一节 中国传统视觉元素内涵与特征 | 第11-20页 |
一、中国传统元素与中国传统视觉元素 | 第11-13页 |
二、典型的中国传统视觉元素 | 第13-20页 |
第二节 中国传统视觉元素的特征 | 第20-24页 |
一、表现形式的抽象与具象 | 第20-22页 |
二、中国文化内涵的象征 | 第22-24页 |
第二章 非数字媒介下中国传统元素视觉表现形式 | 第24-31页 |
第一节 人工技术媒介下的中国传统视觉元素表现形式 | 第24-28页 |
一、石头上的粗犷表现 | 第24-25页 |
二、手工艺器皿上的细腻素表现 | 第25-26页 |
三、丝绸布匹上的柔美表现 | 第26-27页 |
四、纸上的多样表现 | 第27-28页 |
第二节 机械技术媒介下的中国传统视觉元素表现形式 | 第28-31页 |
一、印刷技术带来的丰富多层次表现 | 第28-29页 |
二、摄像技术带来真实再现与动态表现 | 第29-31页 |
第三章 数字媒介下的中国传统视觉元素表现形式 | 第31-46页 |
第一节 数字媒介下中国传统元素的几种表现 | 第31-34页 |
一、虚拟数字化表现 | 第33页 |
二、虚拟动态交互表现 | 第33-34页 |
第二节 数字媒介影响中国传统视觉元素表现的几个方面 | 第34-38页 |
一、以计算机为主的创作工具 | 第35-36页 |
二、以虚拟为主的表现技法 | 第36-37页 |
三、高效的传播方式 | 第37-38页 |
第三节 中国传统视觉元素在数字媒介下的转变 | 第38-46页 |
一、从二维向三维转变 | 第38-42页 |
二、从静态向动态转变 | 第42-43页 |
三、从真实向虚拟互动转变 | 第43-46页 |
结语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和论著 | 第49-50页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