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7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12-14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4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14页 |
1.2.2 现实意义 | 第14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4 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 | 第15页 |
1.4.1 研究思路 | 第15页 |
1.4.2 结构安排 | 第15页 |
1.5 创新点与不足 | 第15-17页 |
第2章 文献综述 | 第17-27页 |
2.1 国外有关文献综述 | 第17-20页 |
2.1.1 语调划分标准有关综述 | 第17-18页 |
2.1.2 国外信息披露与IPO股票收益相关性有关综述 | 第18-20页 |
2.2 国内有关研究综述 | 第20-23页 |
2.2.1 招股书风险信息披露有关研究综述 | 第20-21页 |
2.2.2 国内信息披露与IPO股票收益相关性有关研究综述 | 第21-23页 |
2.3 确定语调分析法步骤 | 第23-25页 |
2.4 文献评述 | 第25-27页 |
第3章 类目词汇表的确定与指标构建 | 第27-39页 |
3.1 数据来源与样本选取 | 第27-29页 |
3.1.1 样本选取 | 第27页 |
3.1.2 行业分类 | 第27-29页 |
3.2 确定类目词汇表 | 第29-34页 |
3.2.1 语调划分 | 第29-30页 |
3.2.2 类目词汇表的确定 | 第30-34页 |
3.3 语调分数指标设计 | 第34-36页 |
3.3.1 权重的选择 | 第34-35页 |
3.3.2 语调分数(Score)的构建 | 第35-36页 |
3.3.3 语调分数的信度分析 | 第36页 |
3.4 变量选取 | 第36-37页 |
3.4.1 被解释变量 | 第36-37页 |
3.4.2 解释变量与控制变量 | 第37页 |
小结 | 第37-39页 |
第4章 新股发行风险因素披露的描述性分析 | 第39-48页 |
4.1 语调分数的描述性分析 | 第39-43页 |
4.1.1 四类语调分数的比较分析 | 第39页 |
4.1.2 上市板块、行业、年份比较 | 第39-43页 |
4.2 类目词汇使用分析 | 第43-44页 |
4.3 变量间相关性分析 | 第44-46页 |
小结 | 第46-48页 |
第5章 新股发行首日及后市表现的实证分析 | 第48-59页 |
5.1 模型构建 | 第48-50页 |
5.2 提出假设 | 第50页 |
5.3 实证过程与结果 | 第50-55页 |
5.3.1 对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 | 第50-51页 |
5.3.2 混合线性模型的实证分析 | 第51-54页 |
5.3.3 实证结果分析 | 第54-55页 |
5.4 语调分数与新股发行后市表现的实证分析 | 第55-57页 |
小结 | 第57-59页 |
第6章 改进和完善新股发行风险因素披露的政策建议 | 第59-62页 |
6.1 对发行人改进新股发行风险因素披露内容的建议 | 第59页 |
6.2 对监管机构完善新股发行风险因素披露制度的建议 | 第59-60页 |
6.3 对投资者加强对新股发行风险因素披露理性分析的建议 | 第60-61页 |
小结 | 第61-62页 |
结论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