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刑事诉讼法论文

呼格吉勒图案件刑事判决的法理分析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引言第11-12页
第1章 呼格案件刑事判决情况第12-16页
    1.1 呼格吉勒图案件经过第12页
    1.2 呼格吉勒图案件的疑点第12-13页
    1.3 案件判决情况分析第13-16页
        1.3.1 一审判决情况第13-14页
        1.3.2 二审判决情况第14页
        1.3.3 再审判决情况第14-16页
第2章 程序问题分析第16-22页
    2.1 呼格案件中程序漏洞分析第16-18页
        2.1.1 侦查程序漏洞第16-17页
        2.1.2 审查起诉程序漏洞第17页
        2.1.3 审判程序漏洞第17-18页
    2.2 关于程序问题引发错案的反思第18-20页
        2.2.1 缺乏良好的刑事司法环境第18-19页
        2.2.2 非科学的政绩考核机制第19-20页
        2.2.3 刑事诉讼结构及监督机制不完善第20页
    2.3 完善刑事诉讼程序相关制度的对策第20-22页
        2.3.1 落实程序正义,弘扬现代刑事司法理念第20页
        2.3.2 建立健全办案质量终身负责制第20页
        2.3.3 完善公检法机关相互制约机制第20-21页
        2.3.4 完善刑事再审程序的相关机制第21-22页
第3章 证据问题分析第22-27页
    3.1 呼格吉勒图案件的证据瑕疵第22-23页
        3.1.1 有罪供述不稳定,与其他证据不能相互印证第22页
        3.1.2 血型鉴定结论不具有排他性第22-23页
        3.1.3 证据不足和遗失第23页
        3.1.4 存在非法取证的行为第23页
    3.2 案件中证据不足或存在瑕疵的原因第23-24页
        3.2.1 口供中心主义的流毒未肃清第23-24页
        3.2.2 侦查人员采用简单的证明标准,证据意识薄弱第24页
        3.2.3 非法证据难以得到有效排除第24页
    3.3 我国刑事错案中解决证据问题的对策第24-27页
        3.3.1 摆脱口供中心主义,重视科学证据第25页
        3.3.2 坚持正确的证据规则和取证方法第25页
        3.3.3 扩大非法证据排除规则适用范围第25-27页
第4章 刑事疑案的处理原则分析第27-33页
    4.1 疑罪从无原则概述第27-28页
        4.1.1 疑罪从无原则的内涵及法律规定第27页
        4.1.2 疑罪从无原则在呼格案件中的表现第27-28页
        4.1.3 疑罪从无原则在我国的实施现状第28页
    4.2 疑罪从无原则的实施困境第28-29页
        4.2.1 疑罪从无原则实施困难第28-29页
        4.2.2 疑罪从无原则被异化第29页
    4.3 疑罪从无原则实施困境的成因第29-30页
        4.3.1 “有罪推定”思想根深蒂固第29-30页
        4.3.2 立法体系的缺失第30页
        4.3.3 公检法机关“配合有余、制约不足”第30页
    4.4 疑罪从无原则完善之构想第30-33页
        4.4.1 严格贯彻“无罪推定”思想第31页
        4.4.2 完善立法,保障疑罪从无原则的贯彻第31-32页
        4.4.3 健全疑罪从无原则的相关制度第32-33页
结语第33-34页
参考文献第34-36页
致谢第36页

论文共3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可测量人体重心轨迹及倾角的智能腰带设计
下一篇:基于低秩矩阵恢复的算法及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