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原位动态多功能衍射附件的研发与应用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8页 |
1.1 碳纤维发展过程与应用 | 第9-12页 |
1.2 预氧化工艺与设备 | 第12-14页 |
1.2.1 预氧化处理过程的变化 | 第12-13页 |
1.2.2 预氧化设备介绍 | 第13-14页 |
1.3 预氧丝的检测 | 第14-16页 |
1.3.1 氧的测定 | 第14页 |
1.3.2 用XRD测定芳构化指数 | 第14-15页 |
1.3.3 用红外光谱测定相对环化度 | 第15页 |
1.3.4 剩余氰基的测定方法 | 第15页 |
1.3.5 用DSC测定环化度 | 第15页 |
1.3.6 皮芯结构的测定 | 第15-16页 |
1.4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 第16-18页 |
1.4.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6页 |
1.4.2 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第2章 纤维原位动态多功能衍射附件的研发 | 第18-61页 |
2.1 纤维原位动态多功能衍射附件功能介绍 | 第18页 |
2.2 纤维原位动态多功能衍射附件的结构设计 | 第18-28页 |
2.2.1 拉伸加热模块 | 第19-26页 |
2.2.2 控制模块 | 第26-28页 |
2.3 纤维原位动态多功能衍射附件硬件设计 | 第28-40页 |
2.3.1 显示控制 | 第30页 |
2.3.2 加热控制 | 第30-34页 |
2.3.3 电机控制 | 第34-38页 |
2.3.4 通讯控制 | 第38页 |
2.3.5 电源模块 | 第38-39页 |
2.3.6 电路板布局 | 第39-40页 |
2.4 纤维原位动态多功能衍射附件的软件设计 | 第40-51页 |
2.4.1 纤维原位动态多功能衍射附件的软件结构 | 第40-41页 |
2.4.2 下位机软件设计 | 第41-50页 |
2.4.3 上位机软件设计 | 第50-51页 |
2.5 纤维原位动态多功能衍射附件测试 | 第51-57页 |
2.5.1 测试数据 | 第51-54页 |
2.5.2 纤维原位动态多功能衍射附件测试结论 | 第54-55页 |
2.5.3 用户应用报告 | 第55-57页 |
2.6 纤维原位动态多功能衍射附件使用说明 | 第57-61页 |
第3章 纤维原位动态多功能衍射附件的应用 | 第61-70页 |
3.1 实验介绍 | 第61-62页 |
3.2 实验数据与结果讨论 | 第62-70页 |
3.2.1 实验图谱 | 第62-64页 |
3.2.2 结晶度的计算 | 第64-66页 |
3.2.3 取向度的计算 | 第66-68页 |
3.2.4 结果讨论 | 第68-70页 |
第4章 结论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5页 |
致谢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