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石油、天然气工业论文--石油、天然气加工工业论文--石油炼制论文--炼油工艺过程论文

新疆高酸原油脱酸工艺的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前言第10-24页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第10-12页
    1.2 高酸原油中环烷酸脱除工艺研究进展第12-18页
        1.2.1 碱中和萃取脱酸第12-14页
        1.2.2 酯化法脱酸第14-15页
        1.2.3 吸附分离脱酸第15-16页
        1.2.4 离子液体脱酸第16页
        1.2.5 催化加氢脱酸第16-17页
        1.2.6 热分解脱酸第17-18页
    1.3 相转移催化剂第18-20页
        1.3.1 相转移催化剂的种类第18-19页
        1.3.2 相转移催化的应用第19页
        1.3.3 相转移催化的优势第19-20页
    1.4 原油破乳研究进展第20-23页
        1.4.1 化学破乳法第20-21页
        1.4.2 热破乳法第21页
        1.4.3 电破乳法第21-22页
        1.4.4 超声波破乳法第22页
        1.4.5 生物破乳法第22-23页
        1.4.6 其他破乳方法第23页
    1.5 研究方案第23-24页
第2章 实验方法第24-30页
    2.1 原油的性质第24-25页
        2.1.1 密度测定第24页
        2.1.2 黏度测定第24页
        2.1.3 水含量测定第24页
        2.1.4 酸值测定第24-25页
        2.1.5 四组分含量测定第25页
        2.1.6 残炭测定第25页
        2.1.7 灰分测定第25页
        2.1.8 金属含量测定第25页
    2.2 石油酸-NaOH反应速率的测定第25-26页
    2.3 水中油含量的测定第26-27页
    2.4 Zeta电位的测定第27页
    2.5 油水界面张力的测定第27页
    2.6 原油脱酸实验第27-29页
        2.6.1 实验装置第27-29页
        2.6.2 工艺流程第29页
    2.7 全功能稳定分析仪分析乳状液的稳定性第29-30页
第3章 结果与讨论第30-74页
    3.1 原油性质第30-31页
    3.2 相转移催化剂对石油酸-NaOH反应速率的影响第31-39页
        3.2.1 不同类型酸与NaOH反应的速率常数第31-36页
        3.2.2 不同相转移催化剂对脱酸反应速率的影响第36-38页
        3.2.3 相转移催化剂浓度对脱酸反应速率的影响第38-39页
        3.2.4 小结第39页
    3.3 相转移催化剂对油水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第39-48页
        3.3.1 不同种类相转移催化剂对油水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第39-41页
        3.3.2 相转移催化剂浓度对碱液油含量的影响第41-42页
        3.3.3 相转移催化剂对油水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机理第42-44页
        3.3.4 Turbiscan LAB全功能稳定性分析仪对油水乳状液的分析第44-48页
        3.3.5 小结第48页
    3.4 碱对油水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第48-54页
        3.4.1 碱类型的影响第48-49页
        3.4.2 碱对油水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机理第49-53页
        3.4.3 小结第53-54页
    3.5 脱酸工艺条件的考察第54-65页
        3.5.1 剂油体积比对脱酸效果的影响第54-55页
        3.5.2 温度对脱酸效果的影响第55-57页
        3.5.3 NaOH质量分数对脱酸效果的影响第57-58页
        3.5.4 电场强度对脱酸效果的影响第58-60页
        3.5.5 停留时间对脱酸效果的影响第60-62页
        3.5.6 复合脱酸剂对脱酸效果的影响第62-63页
        3.5.7 脱酸前后原油性质比较第63-64页
        3.5.8 小结第64-65页
    3.6 环烷酸回收工艺的考察第65-74页
        3.6.1 酸化时间对环烷酸回收工艺的影响第65-67页
        3.6.2 酸化温度对环烷酸回收工艺的影响第67-68页
        3.6.3 CO_2体积流量对环烷酸回收工艺的影响第68-70页
        3.6.4 环烷酸的GC-MS分析第70-74页
第4章 结论第74-75页
参考文献第75-81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和专利情况第81-82页
致谢第82页

论文共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机器人手术与腹腔镜手术在治疗胃癌方面对比研究
下一篇:几种区域约束混凝土柱的往复荷载试验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