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8页 |
Abstract | 第8-11页 |
中英文缩写对照表 | 第14-1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5-25页 |
1.1 散光矫正 | 第15-17页 |
1.1.1 光学矫正 | 第16页 |
1.1.2 手术矫正 | 第16-17页 |
1.2 散光型人工晶状体的发展 | 第17-19页 |
1.3 Acrysof Toric人工晶状体的临床应用 | 第19-24页 |
1.3.1 患者选择 | 第20页 |
1.3.2 人工晶状体的计算 | 第20-22页 |
1.3.3 标记技术及手术流程 | 第22-23页 |
1.3.4 术后残余柱镜度数 | 第23-24页 |
1.4 小结 | 第24-25页 |
第2章 资料和方法 | 第25-30页 |
2.1 临床资料 | 第25页 |
2.2 研究方法 | 第25-28页 |
2.2.1 入选标准 | 第25-26页 |
2.2.2 仪器设备 | 第26页 |
2.2.3 术前检查 | 第26-27页 |
2.2.4 术前处置 | 第27页 |
2.2.5 手术方法 | 第27-28页 |
2.2.6 观察指标及术后随访 | 第28页 |
2.3 统计学处理 | 第28-30页 |
第3章 结果 | 第30-33页 |
3.1 患者术前基本情况 | 第30页 |
3.2 术中情况 | 第30页 |
3.3 术后情况 | 第30-33页 |
3.3.1 视力 | 第30-31页 |
3.3.2 术后残余柱镜度数 | 第31-32页 |
3.3.3 Toric IOL效能评估 | 第32页 |
3.3.4 术后随访 | 第32-33页 |
第4章 讨论 | 第33-41页 |
4.1 Toric IOL矫治不同度数角膜散光效能的比较 | 第33-35页 |
4.2 Toric IOL的术后并发症 | 第35-37页 |
4.3 术源性散光对Toric IOL选择的影响 | 第37-38页 |
4.4 研究的局限性及展望 | 第38-41页 |
第5章 结论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9页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49-50页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