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电信融合计费系统的建设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2页 |
·引言 | 第10页 |
·原有计费系统的处理模式 | 第10-11页 |
·本文主要工作 | 第11-12页 |
第二章 融合计费的关键技术及应用 | 第12-17页 |
·基于统一模型的数据共享技术 | 第12-13页 |
·统一数据模型 | 第13页 |
·共享数据库 | 第13页 |
·基于灵活配置和复用的工作流技术 | 第13-14页 |
·基于信息交互的全局变量 | 第14-15页 |
·引入累积量 | 第14-15页 |
·在共享内存中记录合帐结果 | 第15页 |
·基于效率提升的多进程技术 | 第15-16页 |
·本章小结 | 第16-17页 |
第三章 融合计费的目标和可行性分析 | 第17-22页 |
·融合计费的目标与现有系统的不足 | 第17-19页 |
·客户的融合 | 第18页 |
·业务的融合 | 第18页 |
·计费模式的融合 | 第18-19页 |
·计费对象的融合 | 第19页 |
·现有系统改造的技术可行性分析 | 第19-21页 |
·数据模型与接口 | 第20页 |
·跨业务的信息交互 | 第20页 |
·计费模式统一 | 第20页 |
·多终端共享免费资源 | 第20页 |
·预付费与后付费的融合 | 第20-21页 |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四章 广东电信计费系统改造需求分析 | 第22-30页 |
·基于人员访谈的需求收集与分析 | 第22-25页 |
·需求收集 | 第22-23页 |
·需求评分 | 第23-24页 |
·需求分类 | 第24-25页 |
·业务调研与现状分析 | 第25-26页 |
·系统间数据不一致 | 第25-26页 |
·捆绑优惠困难重重 | 第26页 |
·个性化支持功能薄弱 | 第26页 |
·实时支撑能力不足 | 第26页 |
·计费结果展示不直观 | 第26页 |
·融合计费关键功能需求 | 第26-27页 |
·基于业务价值的系统功能性能需求 | 第27-29页 |
·产品、套餐、资费、规则可灵活、快速配置 | 第27-28页 |
·跨产品多业务不同级别的融合计费能力 | 第28页 |
·全业务实时计费与信用控制 | 第28页 |
·统一的客户视图与个性化的帐务管理 | 第28-29页 |
·综合查询与打印的及时性、准确性、可用性 | 第29页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五章 广东电信计费系统改造系统设计 | 第30-47页 |
·融合计费系统架构设计 | 第30-36页 |
·系统架构 | 第31-32页 |
·功能架构 | 第32-36页 |
·融合计费系统数据模型改造 | 第36-41页 |
·参与人域 | 第38页 |
·产品域 | 第38-39页 |
·定价域 | 第39-40页 |
·帐务域 | 第40-41页 |
·管理域 | 第41页 |
·融合计费系统业务流程改造 | 第41-44页 |
·融合计费系统的软硬件部署 | 第44-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六章 面向改造的系统测试 | 第47-55页 |
·功能测试 | 第47-53页 |
·详单级融合批价功能 | 第47-50页 |
·帐务级融合计费功能 | 第50-51页 |
·融合帐务管理功能 | 第51-53页 |
·性能测试 | 第53-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5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附件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