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7页 |
1.1 引言 | 第11-12页 |
1.2 水性聚氨酯概述 | 第12-18页 |
1.2.1 水性聚氨酯发展概况 | 第12页 |
1.2.2 水性聚氨酯的分类 | 第12-13页 |
1.2.3 水性聚氨酯的特点 | 第13-15页 |
1.2.4 水性聚氨酯的结构与性能的关系 | 第15-16页 |
1.2.5 水性聚氨酯的织物整理应用 | 第16-18页 |
1.3 水性聚氨酯的制备 | 第18-22页 |
1.3.1 合成原料 | 第18-20页 |
1.3.2 制备方法 | 第20-22页 |
1.4 水性聚氨酯在防水透湿织物上的应用 | 第22-25页 |
1.4.1 防水透湿聚氨酯的结构及透气原理 | 第22-23页 |
1.4.2 防水透气聚氨酯薄膜及涂层的加工工艺 | 第23-24页 |
1.4.3 防水透气聚氨酯薄膜及涂层的应用 | 第24-25页 |
1.5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和主要内容 | 第25-27页 |
1.5.1 课题意义 | 第25-26页 |
1.5.2 主要的研究内容及手段 | 第26-27页 |
第二章 水性聚氨酯的制备及表征 | 第27-34页 |
2.1 实验原料 | 第27-28页 |
2.2 实验仪器 | 第28页 |
2.3 实验方法 | 第28-30页 |
2.3.1 原料预处理 | 第28页 |
2.3.2 水性聚氨酯树脂的制备 | 第28-30页 |
2.3.3 水性聚氨酯薄膜的制备 | 第30页 |
2.3.4 水性聚氨酯织物涂层的制备 | 第30页 |
2.4 性能测试及表征 | 第30-34页 |
2.4.1 预聚体中NCO含量的测定 | 第30-31页 |
2.4.2 乳液外观及稳定性测试 | 第31页 |
2.4.3 乳液固含量的测定 | 第31页 |
2.4.4 乳液粘度的测定 | 第31页 |
2.4.5 乳液粒径的测定 | 第31页 |
2.4.6 薄膜吸水率的测定 | 第31-32页 |
2.4.7 薄膜与水接触角的测定 | 第32页 |
2.4.8 薄膜力学性能的测定 | 第32页 |
2.4.9 薄膜差示扫描量热分析 | 第32页 |
2.4.10 涂层织物透湿性能的测定 | 第32-33页 |
2.4.11 涂层织物耐水性能的测定 | 第33页 |
2.4.12 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FTIR) | 第33-34页 |
第三章 水性聚氨酯的性能研究 | 第34-65页 |
3.1 水性聚氨酯合成工艺条件的研究 | 第34-35页 |
3.1.1 反应温度对预聚反应的影响 | 第34-35页 |
3.1.2 反应时间对预聚反应的影响 | 第35页 |
3.2 水性聚氨酯红外谱图分析 | 第35-36页 |
3.3 R值对水性聚氨酯性能的影响 | 第36-42页 |
3.3.1 R值对WPU乳液外观及稳定性的影响 | 第37页 |
3.3.2 R值对WPU乳液粘度的影响 | 第37-38页 |
3.3.3 R值对WPU乳液粒径的影响 | 第38-39页 |
3.3.4 R值对WPU薄膜吸水率和水接触角的影响 | 第39-40页 |
3.3.5 R值对WPU薄膜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40页 |
3.3.6 R值对WPU薄膜热学性能的影响 | 第40-42页 |
3.3.7 R值对WPU涂层织物防水透湿性能的影响 | 第42页 |
3.4 软段结构对水性聚氨酯性能的影响 | 第42-48页 |
3.4.1 软段结构对WPU乳液外观及稳定性的影响 | 第43-44页 |
3.4.2 软段结构对WPU乳液粘度的影响 | 第44页 |
3.4.3 软段结构对WPU乳液粒径的影响 | 第44页 |
3.4.4 软段结构对WPU薄膜吸水率和水接触角的影响 | 第44-45页 |
3.4.5 软段结构对WPU薄膜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45-46页 |
3.4.6 软段结构对WPU薄膜热学性能的影响 | 第46-47页 |
3.4.7 软段结构对WPU涂层织物防水透湿性能的影响 | 第47-48页 |
3.5 PEG分子量对水性聚氨酯性能的影响 | 第48-53页 |
3.5.1 PEG分子量对WPU乳液外观及稳定性的影响 | 第48-49页 |
3.5.2 PEG分子量对WPU乳液粘度的影响 | 第49页 |
3.5.3 PEG分子量对WPU乳液粒径的影响 | 第49-50页 |
3.5.4 PEG分子量对WPU薄膜吸水率和水接触角的影响 | 第50-51页 |
3.5.5 PEG分子量对WPU薄膜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51页 |
3.5.6 PEG分子量对WPU薄膜热学性能的影响 | 第51-52页 |
3.5.7 PEG分子量对WPU涂层织物防水透湿性能的影响 | 第52-53页 |
3.6 PEG含量对水性聚氨酯性能的影响 | 第53-58页 |
3.6.1 PEG含量对WPU乳液外观及稳定性的影响 | 第53-54页 |
3.6.2 PEG含量对WPU乳液粘度的影响 | 第54页 |
3.6.3 PEG含量对WPU乳液粒径的影响 | 第54-55页 |
3.6.4 PEG含量对WPU薄膜吸水率和水接触角的影响 | 第55-56页 |
3.6.5 PEG含量对WPU薄膜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56页 |
3.6.6 PEG含量对WPU薄膜热学性能的影响 | 第56-57页 |
3.6.7 PEG含量对WPU涂层织物防水透湿性能的影响 | 第57-58页 |
3.7 DMBA含量对水性聚氨酯性能的影响 | 第58-63页 |
3.7.1 DMBA含量对WPU乳液外观及稳定性的影响 | 第58-59页 |
3.7.2 DMBA含量对WPU乳液粘度的影响 | 第59页 |
3.7.3 DMBA含量对WPU乳液粒径的影响 | 第59-60页 |
3.7.4 DMBA含量对薄膜吸水率和水接触角的影响 | 第60-61页 |
3.7.5 DMBA含量对WPU薄膜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61页 |
3.7.6 DMBA含量对WPU薄膜热学性能的影响 | 第61-62页 |
3.7.7 DMBA含量对WPU涂层织物防水透湿性能的影响 | 第62-63页 |
3.8 涂层厚度对水性聚氨酯防水透湿性能的影响 | 第63-65页 |
第四章 总结 | 第65-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文章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