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犯罪及其司法适用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绪论 | 第9-13页 |
第一章 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犯罪概述 | 第13-18页 |
第一节 透支的概述 | 第13-14页 |
一、透支的概念 | 第13页 |
二、透支的分类 | 第13-14页 |
第二节 恶意透支的立法规定 | 第14-16页 |
一、有关恶意透支的国内立法 | 第14-15页 |
二、恶意透支的国外立法 | 第15-16页 |
第三节 恶意透支入罪的分析 | 第16-18页 |
第二章 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的司法适用问题 | 第18-30页 |
第一节 正确认识入罪条件 | 第18-22页 |
一、“以非法占有有为目的”的认定 | 第18-20页 |
二、对银行催收欠款行为的认识 | 第20-22页 |
(一) 消除对银行催收行为的误解 | 第20-21页 |
(二) 强调银行的催收义务 | 第21-22页 |
第二节 正确计算恶意透支的数额 | 第22-26页 |
一、恶意透支数额的计算 | 第22-25页 |
(一) 利息 | 第22页 |
(二) 本金 | 第22-23页 |
(三) 恶意透支利息对定罪有影响时的计算 | 第23页 |
(四) 计算透支利息的实际操作困境 | 第23-24页 |
(五) 计算透支款息的截止时间问题 | 第24-25页 |
二、多张信用卡恶意透支金额的计算问题 | 第25-26页 |
第三节 与另外四种信用卡诈骗行为并存时的处理 | 第26-29页 |
一、定罪与量刑的分歧 | 第26页 |
二、罪数的判断 | 第26-28页 |
三、量刑的规则 | 第28-29页 |
第四节 利用检察建议降低犯罪风险 | 第29-30页 |
第三章 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的立法完善 | 第30-36页 |
第一节 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应增加单位犯罪 | 第30-32页 |
一、单位信用卡诈骗行为客观存在且危害甚大 | 第30页 |
二、增设单位主体有利于罪刑相适应 | 第30-31页 |
三、增设单位主体符合立法协调性的要求 | 第31页 |
四、顺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 第31-32页 |
第二节 恶意透支行为应独立定罪 | 第32-35页 |
一、与另外四种信用卡诈骗罪的区别 | 第32-33页 |
二、与诈骗罪的区别 | 第33-34页 |
三、与国外立法的比较 | 第34-35页 |
第三节 恶意透支行为的设罪构想 | 第35-36页 |
一、条文的设定 | 第35页 |
二、量刑的原则 | 第35页 |
三、具体设罪之构想 | 第35-36页 |
结语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39页 |
致谢 | 第39-40页 |
附表 | 第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