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2 被动式通风墙体研究 | 第10-12页 |
1.2.1 通风墙体传热模型及数值模拟研究 | 第10-11页 |
1.2.2 通风墙体试验研究 | 第11-12页 |
1.3 热压自然通风的研究 | 第12页 |
1.4 空气间层热工性能的研究 | 第12-13页 |
1.5 建筑外墙热工性能现场测试的研究 | 第13-15页 |
1.6 前人研究工作的不足和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15-17页 |
1.6.1 前人研究工作的不足 | 第15页 |
1.6.2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7页 |
第二章 外挂板复合墙体热工性能测试方法研究 | 第17-33页 |
2.1 概述 | 第17页 |
2.2 实验房建设 | 第17-19页 |
2.3 实验仪器设备参数 | 第19-22页 |
2.4 测点布置 | 第22-25页 |
2.5 实验材料导热系数的测定 | 第25-28页 |
2.5.1 实验原理 | 第25页 |
2.5.2 实验器材及实验步骤 | 第25-27页 |
2.5.3 实验结果 | 第27-28页 |
2.6 实验时间安排 | 第28-29页 |
2.7 构造做法 | 第29-32页 |
2.8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三章 外挂板复合墙体热工性能测试数据综合分析 | 第33-62页 |
3.1 概述 | 第33页 |
3.2 Ι、Ⅱ、Ⅲ号构造三者热工性能对比实验结果分析 | 第33-43页 |
3.2.1 室外气象参数对比分析 | 第33-35页 |
3.2.2 Ι、Ⅱ、Ⅲ号构造三者热工性能对比分析 | 第35-43页 |
3.3 Ι、Ⅳ号构造两者热工性能对比分析 | 第43-50页 |
3.3.1 室外气象参数对比分析 | 第43-46页 |
3.3.2 Ι、Ⅳ号构造两者热工性能对比分析 | 第46-50页 |
3.4 Ⅴ、Ⅵ、Ⅶ号构造三者热工性能对比分析 | 第50-58页 |
3.4.1 室外气象参数对比分析 | 第50-53页 |
3.4.2 Ⅴ、Ⅵ、Ⅶ号构造三者热工性能对比分析 | 第53-58页 |
3.5 外挂板复合墙体当量热阻 | 第58-59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59-62页 |
第四章 外挂板复合墙体热工性能数值模拟研究 | 第62-74页 |
4.1 概述 | 第62页 |
4.2 本文数值模拟的基本条件 | 第62-65页 |
4.2.1 物理模型的建立 | 第62-63页 |
4.2.2 边界条件的设定 | 第63-64页 |
4.2.3 流体物性 | 第64页 |
4.2.4 求解器设定 | 第64页 |
4.2.5 解的收敛性判断 | 第64-65页 |
4.3 数值模拟结果与测试结果对比分析 | 第65-67页 |
4.4 外挂板复合墙体结构优化 | 第67-72页 |
4.4.1 模拟条件及评优指标 | 第68-69页 |
4.4.2 外挂板厚度的影响 | 第69页 |
4.4.3 通风空腔厚度的影响 | 第69-70页 |
4.4.4 通风空腔高度的影响 | 第70-71页 |
4.4.5 通道进出风口面积的影响 | 第71-72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72-74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74-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7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9-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
附件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