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航空、航天论文--航空论文--各类型航空器论文--无人驾驶飞机论文

无人机高速移动降落技术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9页
    1.1 选题背景第12-13页
    1.2 研究意义第13-14页
    1.3 技术难点第14页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25页
        1.4.1 移动目标识别与跟踪研究现状第14-16页
        1.4.2 移动降落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6-20页
        1.4.3 机器学习及深度学习国内外研究现状第20-25页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第25-28页
        1.5.1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第26-27页
        1.5.2 课题预期目标第27-28页
    1.6 本文的章节安排第28-29页
第二章 高速移动降落研究技术框架第29-45页
    2.1 前言第29-30页
    2.2 移动降落背景分析第30-36页
        2.2.1 图像预处理第31-32页
        2.2.2 计算机视觉第32-34页
        2.2.3 深度学习第34-36页
    2.3 系统构建与坐标转换第36-40页
        2.3.1 坐标系定义第36-38页
        2.3.2 坐标转换第38-40页
    2.4 系统核心关键技术第40-43页
        2.4.1 Apriltags识别算法第40-41页
        2.4.2 PID控制算法第41-42页
        2.4.3 卡尔曼滤波第42页
        2.4.4 拟合函数位置预估第42-43页
    2.5 本章小结第43-45页
第三章 大尺度变化下目标检测与识别技术第45-57页
    3.1 前言第45-46页
    3.2 运动目标识别与跟踪方法分析第46-47页
    3.3 混合高斯背景建模第47-50页
    3.4 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检测算法第50-52页
    3.5 改进Apriltags识别算法第52-56页
        3.5.1 传统Apriltags检测识别算法第52-54页
        3.5.2 大尺度变化下稳定识别改进策略第54页
        3.5.3 改进Apriltags算法步骤第54-56页
    3.6 本章小结第56-57页
第四章 基于运动路径估计的实时跟踪技术第57-69页
    4.1 前言第57-58页
    4.2 视觉跟踪算法分类第58-59页
    4.3 运动估计第59-63页
        4.3.1 卡尔曼滤波估计第59-60页
        4.3.2 目标运动路径估计第60-63页
    4.4 无人机跟踪飞行方案第63-65页
        4.4.1 识别与跟踪流程第63-64页
        4.4.2 无人机汽车跟踪模式第64-65页
    4.5 TLD跟踪算法第65-68页
        4.5.1 算法原理第66页
        4.5.2 实验效果第66-68页
    4.6 本章小结第68-69页
第五章 移动降落过程方法策略第69-79页
    5.1 前言第69-70页
    5.2 无人机降落策略第70-73页
        5.2.1 无人机降落靶标第70-72页
        5.2.2 降落实现方式第72-73页
    5.3 移动降落流程第73-74页
    5.4 基于PID算法的跟踪降落控制第74-77页
        5.4.1 PID算法控制策略第75-77页
        5.4.2 参数整定第77页
    5.5 本章小结第77-79页
第六章 基于Matrice 100 的跟踪降落系统验证第79-91页
    6.1 系统验证实验环境及平台第79-80页
    6.2 系统验证实验方案第80-82页
    6.3 运动目标跟踪实验第82-85页
        6.3.1 低速跟踪实验第82-83页
        6.3.2 直线运动目标跟踪第83页
        6.3.3 S形运动目标跟踪第83-84页
        6.3.4 直角转弯目标跟踪第84页
        6.3.5 无人机低空飞行跟踪第84-85页
    6.4 无人机降落实验第85-88页
        6.4.1 定点降落实验第85-86页
        6.4.2 低速移动降落第86-87页
        6.4.3 中速移动降落第87页
        6.4.4 高速移动降落第87-88页
    6.5 效率评估与实验总结第88-91页
        6.5.1 算法效率评估第88-89页
        6.5.2 实验分析总结第89-91页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第91-93页
    7.1 总结第91-92页
    7.2 展望第92-93页
参考文献第93-103页
致谢第103-105页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105页

论文共10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人感染禽流感和登革热时空分布与传播风险评估研究
下一篇:基于利率市场化的我国中央银行流动性管理工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