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古代社会分层问题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3-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导论 | 第9-21页 |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9-18页 |
| (一)社会背景 | 第9-11页 |
| (二)学术背景 | 第11-18页 |
| 二、基本概念界定 | 第18-19页 |
| (一)社会分层 | 第18-19页 |
| (二)社会流动 | 第19页 |
| (三)彝族古代社会分层 | 第19页 |
| 三、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 四、研究的创新与意义 | 第20-21页 |
| (一)研究的创新 | 第20页 |
| (二)研究的意义 | 第20-21页 |
| 第一章 彝族古代社会分层的根源 | 第21-35页 |
| 一、彝族古代社会发展 | 第21-24页 |
| 二、彝族古代社会分层的政治经济根源 | 第24-28页 |
| (一)彝族古代社会分层的政治根源 | 第24-26页 |
| (二)彝族古代社会分层的经济根源 | 第26-28页 |
| 三、彝族古代社会分层的思想文化根源 | 第28-35页 |
| (一)彝族古代社会的文化 | 第28-31页 |
| (二)彝族传统宗教信仰 | 第31-33页 |
| (三)彝族古代社会思想观念 | 第33-35页 |
| 第二章 彝族古代的血缘分层 | 第35-42页 |
| 一、血缘是彝族古代社会分层的重要依据 | 第35-36页 |
| 二、以血缘为依据建立的黑彝家支与白彝家支 | 第36-38页 |
| (一)家支特点 | 第36-37页 |
| (二)黑彝与白彝的界限 | 第37-38页 |
| 三、以血缘为依据确立的社会分层 | 第38-39页 |
| 四、不同阶层、家支间的社会流动 | 第39-42页 |
| 第三章 彝族古代的职业分层 | 第42-47页 |
| 一、彝族古代社会的职业分化与社会分层 | 第42-43页 |
| 二、以职业为依据形成的君、臣、师、匠、民 | 第43-45页 |
| (一)职业分层下的各阶层的分工与职责 | 第43-44页 |
| (二)君臣师的三位一体 | 第44-45页 |
| 三、不同职业间的社会流动 | 第45-47页 |
| 第四章 彝族古代的性别分层 | 第47-52页 |
| 一、原始社会以性别为依据的社会分层 | 第47-49页 |
| (一) 母系社会的社会分层 | 第47-48页 |
| (二) 父系氏族社会的社会分层 | 第48-49页 |
| 二、阶级社会的彝族男性与女性 | 第49-52页 |
| 结束语 | 第52-54页 |
| 一、彝族古代社会分层的特点 | 第52-53页 |
| 二、彝族古代社会流动的特点 | 第53页 |
| 三、彝族古代社会分层与流动思想的当代价值 | 第53-54页 |
|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第56-57页 |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