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M抽运光纤喇曼放大器增益平坦的研究
|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 1.1 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 1.2 FRA的分类与应用 | 第10-14页 |
| 1.2.1 FRA的分类 | 第10-11页 |
| 1.2.2 光纤的分类 | 第11-12页 |
| 1.2.3 单模光纤的进展 | 第12-14页 |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 1.4 本文主要工作和章节安排 | 第15页 |
| 1.5 本章小结 | 第15-17页 |
| 第二章 FRA理论研究 | 第17-29页 |
| 2.1 受激喇曼散射及FRA开关增益 | 第17-20页 |
| 2.1.1 受激喇曼散射基本概念 | 第17-18页 |
| 2.1.2 FRA开关增益 | 第18-20页 |
| 2.2 FRA的泵浦方式 | 第20-22页 |
| 2.3 FRA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第22-25页 |
| 2.3.1 光信噪比 | 第22-24页 |
| 2.3.2 误码率 | 第24-25页 |
| 2.4 色散管理 | 第25-28页 |
| 2.4.1 色散引起的脉冲展宽 | 第25-26页 |
| 2.4.2 色散管理 | 第26-27页 |
| 2.4.3 色散补偿 | 第27-28页 |
| 2.5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 第三章 TDM抽运FRA增益平坦设计 | 第29-39页 |
| 3.1 增益平坦研究背景 | 第29-30页 |
| 3.2 光复用传输系统 | 第30-36页 |
| 3.2.1 WDM光纤传输系统 | 第30-33页 |
| 3.2.2 时分复用光纤传输系统 | 第33-36页 |
| 3.3 TDM抽运FRA概述 | 第36-37页 |
| 3.3.1 TDM抽运FRA抽运方式 | 第36页 |
| 3.3.2 TDM抽运FRA优点 | 第36-37页 |
| 3.4 TDM抽运FRA增益平坦设计思想 | 第37-38页 |
| 3.5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 第四章 TDM抽运FRA增益平坦仿真 | 第39-52页 |
| 4.1 多波长抽运FRA增益平坦实现方法的缺点 | 第39页 |
| 4.2 TDM抽运FRA增益优化设计仿真 | 第39-51页 |
| 4.2.1 抽运功率组合仿真 | 第39-44页 |
| 4.2.2 脉冲占空比组合仿真 | 第44-49页 |
| 4.2.3 仿真结果分析 | 第49-51页 |
| 4.3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 总结与展望 | 第52-54页 |
| 总结 | 第52页 |
| 展望 | 第52-54页 |
| 参考文献 | 第54-59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59-60页 |
| 致谢 | 第60-61页 |
| 附件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