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绪论 | 第13-25页 |
1.1 引言 | 第13页 |
1.2 硒的抗肿瘤机制 | 第13-16页 |
1.2.1 甲基硒醇及其前体物质 | 第14页 |
1.2.2 减少氧化应激 | 第14-15页 |
1.2.3 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作用 | 第15-16页 |
1.2.4 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 第16页 |
1.2.5 促进DNA损伤修复 | 第16页 |
1.2.6 改变化学致癌物代谢作用 | 第16页 |
1.3 硒的摄入量与疾病的关系 | 第16-17页 |
1.4 纳米抗癌技术及纳米硒 | 第17-18页 |
1.5 纳米硒的制备 | 第18-19页 |
1.6 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意义 | 第19-21页 |
1.6.1 研究内容 | 第19页 |
1.6.2 研究意义 | 第19-21页 |
参考文献 | 第21-25页 |
第二章:核桃蛋白酶解物的制备 | 第25-34页 |
2.1 前言 | 第25-26页 |
2.2 材料与方法 | 第26-28页 |
2.2.1 材料 | 第26页 |
2.2.2 主要试剂 | 第26页 |
2.2.3 主要仪器 | 第26-27页 |
2.2.4 实验方法 | 第27-28页 |
2.2.4.1 酶解工艺条件 | 第27页 |
2.2.4.2 蛋白质回收率测定 | 第27页 |
2.2.4.3 水解度测定 | 第27页 |
2.2.4.4 氨基酸态氮含量的测定 | 第27页 |
2.2.4.5 高效液相法测定核桃蛋白酶解物分子量 | 第27-28页 |
2.2.4.6 膜超滤法分离纯化核桃蛋白酶解物 | 第28页 |
2.2.4.7 统计分析 | 第28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28-32页 |
2.3.1 酶解工艺条件的筛选 | 第28-30页 |
2.3.1.1 最适加酶量的筛选 | 第28-29页 |
2.3.1.2 最适酶解时间的筛选 | 第29-30页 |
2.3.2 核桃蛋白酶解物分子量测定 | 第30-32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3-34页 |
第三章:核桃蛋白酶解物-纳米硒的制备及结构表征 | 第34-47页 |
3.1 前言 | 第34-35页 |
3.2 材料与方法 | 第35-37页 |
3.2.1 材料 | 第35页 |
3.2.2 主要试剂 | 第35-36页 |
3.2.3 主要仪器 | 第36页 |
3.2.4 实验方法 | 第36-37页 |
3.2.4.1 核桃蛋白酶解物-纳米硒的制备 | 第36页 |
3.2.4.2 核桃蛋白酶解物-纳米硒的表征 | 第36-37页 |
3.2.4.3 统计分析 | 第37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37-43页 |
3.3.1 核桃蛋白酶解物-纳米硒的制备 | 第37页 |
3.3.2 核桃蛋白酶解物-纳米硒的表征 | 第37-4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第四章:核桃蛋白酶解物-纳米硒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 | 第47-71页 |
4.1 前言 | 第47-48页 |
4.2 材料与方法 | 第48-54页 |
4.2.1 材料 | 第48页 |
4.2.2 主要试剂 | 第48-49页 |
4.2.3 主要仪器 | 第49-50页 |
4.2.4 实验方法 | 第50-54页 |
4.2.4.1 细胞系及培养 | 第50页 |
4.2.4.2 细胞存活率测定 | 第50页 |
4.2.4.3 细胞表面形态观察 | 第50-51页 |
4.2.4.4 细胞核形态观察 | 第51页 |
4.2.4.5 细胞核染色质DNA断裂分析 | 第51-52页 |
4.2.4.6 细胞凋亡检测 | 第52页 |
4.2.4.7 细胞周期分布检测 | 第52页 |
4.2.4.8 线粒体膜电位(Dym)检测 | 第52-53页 |
4.2.4.9 细胞内活性氧(ROS)的产生 | 第53页 |
4.2.4.10 Caspase酶活性检测 | 第53-54页 |
4.2.4.11 胞内死亡结构域蛋白FADD表达水平的检测 | 第54页 |
4.2.4.12 统计分析 | 第54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54-65页 |
4.3.1 核桃蛋白酶解物-纳米硒抑制肿瘤细胞增殖 | 第54-55页 |
4.3.2 核桃蛋白酶解物-纳米硒处理对MCF-7 表观形貌影响 | 第55-56页 |
4.3.3 核桃蛋白酶解物-纳米硒对MCF-7 细胞核形态影响 | 第56-57页 |
4.3.4 核桃蛋白酶解物-纳米硒诱导MCF-7 细胞基因组DNA断裂 | 第57-58页 |
4.3.5 流式细胞仪分析MCF-7 细胞凋亡 | 第58-59页 |
4.3.6 流式细胞仪分析MCF-7 细胞周期阻滞 | 第59-60页 |
4.3.7 MCF-7 线粒体膜电位(Dym)分析 | 第60-62页 |
4.3.8 细胞内ROS水平分析 | 第62-63页 |
4.3.9 Caspase酶活检测 | 第63-64页 |
4.3.10 MCF-7 细胞内FADD蛋白表达 | 第64-65页 |
4.4 本章小节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1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71-73页 |
结论 | 第71-72页 |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72页 |
展望 | 第72-7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3-76页 |
致谢 | 第76-78页 |
附件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