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9页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3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3-17页 |
(一) 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研究 | 第13-15页 |
(二) 银行信贷结构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 | 第15-17页 |
(三) 评价 | 第17页 |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一) 研究思路 | 第17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四、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第18-19页 |
第二章 舒城县经济金融发展现状 | 第19-25页 |
一、舒城县县情概述 | 第19页 |
二、舒城县经济发展现状 | 第19-21页 |
(一) 经济总量逐年增加,年均增长速度加快 | 第19-20页 |
(二) 二、三产业发展速度加快,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 第20页 |
(三) 各项收入不断增加,居民生活水平逐渐改善 | 第20-21页 |
(四) 舒城县经济发展与省内发达县域差距较大 | 第21页 |
三、舒城县金融业发展现状 | 第21-25页 |
(一) 金融机构呈多元化发展趋势 | 第21-22页 |
(二) 银行信贷规模不断扩大 | 第22-23页 |
(三) 金融产品日益多样化 | 第23页 |
(四) 金融服务与创新略显不足 | 第23-25页 |
第三章 舒城县银行信贷投放分析 | 第25-35页 |
一、舒城县银行信贷投放现状分析 | 第25-29页 |
(一) 第一产业贷款总额逐渐下降,第二、第三产业贷款增速加快 | 第25-26页 |
(二) 农业贷款大幅减少,农业发展增速放缓 | 第26-27页 |
(三) 银行对工业和建筑业的信贷投放规模逐渐扩大 | 第27-28页 |
(四) 银行加大对旅游业的信贷投放力度 | 第28页 |
(五) 个人贷款占比逐年升高 | 第28-29页 |
(六) 银行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投放稳中有升 | 第29页 |
二、舒城县银行信贷投放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9-33页 |
(一) 银行对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信贷投放比例失衡 | 第29-30页 |
(二) 银行信贷结构与农业产业特点不匹配 | 第30页 |
(三) 工业发展能力不足,限制了银行的放贷 | 第30-31页 |
(四) 银行信贷对工业园区建设的支持力度较弱 | 第31页 |
(五) 银行信贷服务滞后于旅游产业发展 | 第31-32页 |
(六) 个人贷款业务品种单一,个人房贷占比过大 | 第32页 |
(七) 银行信贷投放不能很好满足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 | 第32-33页 |
三、舒城县银行信贷投放不足的原因 | 第33页 |
(一) 舒城县域经济结构与国家产业政策要求不协调 | 第33页 |
(二) 舒城县银行体系服务县域经济意识不强 | 第33页 |
四、本章小结 | 第33-35页 |
第四章 银行信贷投放与舒城县经济发展的实证分析 | 第35-42页 |
一、数据的选取与样本数据的处理 | 第35页 |
二、舒城县银行信贷与三大产业的Granger因果检验 | 第35-38页 |
(一) 变量的平稳性检验 | 第35-36页 |
(二) 协整检验 | 第36-37页 |
(三) Granger因果检验 | 第37-38页 |
三、银行信贷投放对舒城县经济发展贡献度的实证分析 | 第38-39页 |
四、实证结果分析 | 第39-42页 |
(一) 第一产业与银行信贷规模之间关系不明显 | 第40页 |
(二) 银行信贷投放对第二产业的支持潜力有待挖掘 | 第40-41页 |
(三) 第三产业受到银行信贷投放支持效果最好 | 第41-42页 |
第五章 优化舒城县银行信贷投放的对策与建议 | 第42-45页 |
一、优化信贷投向,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 第42页 |
二、规范农村信用制度,创建良好信用环境 | 第42页 |
三、适度延长涉农贷款期限,降低融资成本 | 第42-43页 |
四、合理引导信贷资金投向,促进工业结构优化 | 第43页 |
五、创新个人信贷业务及产品开发 | 第43-44页 |
六、加强银行对旅游业的金融支持 | 第44页 |
七、继续加强并扩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 | 第44-45页 |
第六章 结束语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