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输配电工程、电力网及电力系统论文--输配电技术论文--电力网论文

基于MAS的孤立微电网分布式协同功率优化控制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2页
    1.1 引言第12-13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9页
        1.2.1 孤立微电网三层控制体系第13-15页
        1.2.2 孤立微电网集中式功率优化控制第15-16页
        1.2.3 孤立微电网分散式功率优化控制第16-17页
        1.2.4 孤立微电网分布式功率优化控制第17-19页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第19-22页
第二章 孤立微电网系统建模与变流器控制第22-36页
    2.1 引言第22页
    2.2 典型分布式电源建模第22-28页
        2.2.1 微型燃气轮机模型第22-23页
        2.2.2 燃料电池模型第23-24页
        2.2.3 光伏发电模型第24-27页
        2.2.4 锂电池储能系统模型第27-28页
    2.3 变流器建模与控制第28-34页
        2.3.1 直流变换器建模与控制第28-31页
        2.3.2 逆变器建模与控制第31-34页
    2.4 本章小结第34-36页
第三章 孤立微电网分布式控制架构及功率优化控制方法第36-48页
    3.1 引言第36页
    3.2 孤立微电网分布式控制架构第36-38页
        3.2.1 设备级控制模式第37页
        3.2.2 系统级控制方式第37-38页
    3.3 多代理系统管理体系及通信机制第38-41页
        3.3.1 多代理系统管理体系第39页
        3.3.2 多代理系统通信机制第39-41页
    3.4 基于MAS的分布式功率优化控制方法第41-46页
        3.4.1 代理自组织过程第41-42页
        3.4.2 代理分布式功率优化过程第42-45页
        3.4.3 双层数据交互过程第45-46页
    3.5 本章小结第46-48页
第四章 孤立直流微电网分布式功率均衡优化控制研究第48-62页
    4.1 引言第48页
    4.2 直流微电网功率均衡控制第48-50页
        4.2.1 传统下垂控制的局限第48-49页
        4.2.2 目标下垂系数确定第49-50页
    4.3 一致性理论第50-52页
        4.3.1 图论基础第50-51页
        4.3.2 一致性算法第51-52页
    4.4 基于MAS的分布式功率均衡优化控制策略第52-55页
        4.4.1 电压一致性迭代第52-54页
        4.4.2 功率一致性控制第54-55页
    4.5 算例分析第55-61页
        4.5.1 JADE平台与混合仿真系统搭建第55-57页
        4.5.2 策略稳态性能分析第57-59页
        4.5.3 策略暂态性能分析第59-61页
    4.6 本章小结第61-62页
第五章 孤立直流微电网分布式经济优化控制研究第62-74页
    5.1 引言第62页
    5.2 直流微电网经济优化控制第62-65页
        5.2.1 分布式电源发电成本第62-64页
        5.2.2 直流微电网的经济下垂控制第64-65页
    5.3 基于MAS的分布式经济优化控制策略第65-68页
        5.3.1 边际成本一致性控制第66-67页
        5.3.2 平均电压二次调节第67-68页
    5.4 算例分析第68-72页
        5.4.1 混合仿真系统搭建第68-70页
        5.4.2 策略有效性验证第70-72页
    5.5 本章小结第72-74页
第六章 孤立交流微电网分布式二次优化控制研究第74-86页
    6.1 引言第74页
    6.2 线路阻抗对下垂控制的影响第74-76页
    6.3 基于MAS的分布式二次优化控制策略第76-80页
        6.3.1 功率一致性控制第77-78页
        6.3.2 平均电压二次调节第78-80页
    6.4 算例分析第80-84页
        6.4.1 混合仿真系统搭建第80-81页
        6.4.2 策略有效性验证第81-84页
    6.5 本章小结第84-86页
第七章 分布式功率优化控制策略性能及通信拓扑优化第86-104页
    7.1 引言第86页
    7.2 通信延时及拓扑优化第86-90页
        7.2.1 通信延时对策略的影响第86-89页
        7.2.2 通信拓扑优化第89-90页
    7.3 系统级"即插即用"功能第90-92页
        7.3.1 代理投退策略第90-91页
        7.3.2 改进的代理投退策略第91-92页
    7.4 算例分析第92-102页
        7.4.1 网络延时影响第92-94页
        7.4.2 网络拓扑优化第94-99页
        7.4.3 系统级"即插即用"性能分析第99-102页
    7.5 本章小结第102-104页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第104-106页
    8.1 本文工作总结第104-105页
    8.2 后续工作展望第105-106页
致谢第106-108页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及参与的科研项目第108-110页
参考文献第110-114页

论文共11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交通勤务综合考核系统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山东民政优抚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