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逸史》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绪论 | 第11-17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1页 |
·研究成果述评 | 第11-15页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5-17页 |
第一章 《岭南逸史》的版本及传播、作者及创作意图 | 第17-27页 |
·版本 | 第17-19页 |
·版本传播及影响 | 第19-20页 |
·作者 | 第20-23页 |
·作者创作意图 | 第23-27页 |
第二章 《岭南逸史》的史料溯源和编撰思路与方法 | 第27-36页 |
·《岭南逸史》的史料溯源 | 第27-34页 |
·黄生与瑶女爱情故事的来源 | 第27-29页 |
·瑶族动乱的历史依据 | 第29-31页 |
·山川地理、风土人情描写的文献参照 | 第31-33页 |
·歌谣的出处 | 第33-34页 |
·《岭南逸史》的编撰思路与方法 | 第34-36页 |
第三章 《岭南逸史》的山歌考辩 | 第36-41页 |
·山歌及其来源 | 第36-37页 |
·山歌性质考辩 | 第37-41页 |
第四章 《岭南逸史》的小说类型归属考辩 | 第41-46页 |
·前人对《岭南逸史》的小说类型归属的认识 | 第41页 |
·《岭南逸史》是才子佳人小说的变体 | 第41-43页 |
·《岭南逸史》与英雄儿女小说之比较 | 第43-46页 |
第五章《岭南逸史》的评点研究 | 第46-58页 |
·评点人及其与作者的关系 | 第46页 |
·评点涉及的内容 | 第46-56页 |
·人物形象 | 第46-47页 |
·情节结构 | 第47-52页 |
·表现手法 | 第52-55页 |
·文学语言 | 第55页 |
·小说的艺术真实性 | 第55-56页 |
·评点的价值 | 第56-58页 |
·传播价值 | 第56页 |
·理论价值 | 第56-58页 |
结语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附录 | 第65-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