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引言 | 第8-10页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10-17页 |
第一节 中医学对疱疹性咽峡炎的研究进展 | 第10-15页 |
一、古代中医对本病的认识 | 第10-11页 |
(一) 风热乘脾 | 第10页 |
(二) 心脾积热 | 第10页 |
(三) 虚火上浮 | 第10-11页 |
二、现代中医学治疗进展 | 第11-14页 |
(一) 中药复方治疗 | 第11-12页 |
(二) 中成药治疗 | 第12-13页 |
(三) 外治法 | 第13-14页 |
三、立题思想及立法依据 | 第14-15页 |
第二节 现代医学对疱疹性咽峡炎的研究进展 | 第15-17页 |
一、现代医学对本病的认识 | 第15页 |
二、现代医学治疗进展 | 第15-17页 |
(一) 抗病毒治疗 | 第15页 |
(二) 对症处理 | 第15-16页 |
(三) 局部治疗 | 第16-17页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第17-27页 |
一、研究目的 | 第17页 |
二、诊断标准 | 第17页 |
(一) 中医诊断标准参照 | 第17页 |
(二) 西医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 | 第17页 |
三、病例选择 | 第17-18页 |
(一) 纳入标准 | 第17页 |
(二) 排除标准 | 第17-18页 |
(三) 病例剔除与脱落标准 | 第18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18-20页 |
(一) 研究对象 | 第18页 |
(二) 观察方法 | 第18-19页 |
(三) 治疗方法 | 第19页 |
(四) 疗效评价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 第19-20页 |
(五) 技术路线 | 第20页 |
(六) 统计方法 | 第20页 |
五、研究结果 | 第20-24页 |
(一) 一般情况分析 | 第20-22页 |
(二) 治疗效果分析 | 第22-24页 |
六、典型病例 | 第24页 |
七、讨论与分析 | 第24-27页 |
(一) 结果分析 | 第25页 |
(二) 方药分析 | 第25-26页 |
(三) 不足与展望 | 第26-27页 |
结语 | 第27-28页 |
参考文献 | 第28-31页 |
附录 | 第31-33页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33-34页 |
致谢 | 第34-35页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第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