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计算机网络论文--局域网(LAN)、城域网(MAN)论文

时间触发以太网节点卡的FPGA设计与实现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8-24页
    1.1 时间触发网络的研究背景第18-19页
    1.2 时间触发网络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9页
    1.3 时间触发以太网的研究意义第19-22页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结构第22-24页
第二章 时间触发以太网相关协议分析第24-41页
    2.1 SAE AS6802与IEEE 1588 协议对比第24-25页
    2.2 SAE AS6802在TTE网络中的算法第25-31页
        2.2.1 协议控制帧PCF第26页
        2.2.2 透明时钟算法第26-27页
        2.2.3 协议控制帧固化算法第27-29页
        2.2.4 协议控制帧压缩算法第29-31页
            2.2.4.1 收集阶段第29-30页
            2.2.4.2 计算阶段第30页
            2.2.4.3 延时阶段第30-31页
    2.3 时间同步的实现第31-35页
        2.3.1 时间同步初始化第32页
        2.3.2 时间同步的建立与维护第32-35页
            2.3.2.1 CM设备的时钟修正第33-34页
            2.3.2.2 SM、SC设备的时钟修正第34-35页
    2.4 时间同步的监测与重建第35-36页
    2.5 TTE网络数据流服务第36-38页
        2.5.1 时间触发数据流第36-38页
        2.5.2 传统以太网数据流第38页
    2.6 TTE网络的不足与改进第38-40页
    2.7 本章小结第40-41页
第三章 时间触发以太网节点卡设计方案第41-51页
    3.1 整体方案框架第41-42页
    3.2 协调子层RS与MAC层功能第42-43页
    3.3 SAE AS6802协议功能与TT帧调度功能第43-44页
    3.4 Wishbone-DMA功能第44-46页
        3.4.1 数据读写设计第45页
        3.4.2 中断操作设计第45-46页
    3.5 ET帧切割与重组功能第46-49页
        3.5.1 ET帧重组第47-48页
        3.5.2 ET帧切割第48-49页
    3.6 链路监测与冗余切换设计第49-50页
    3.7 本章小结第50-51页
第四章 时间触发以太网节点卡硬件逻辑实现第51-90页
    4.1 RS层硬件逻辑实现第51-53页
        4.1.1 tte_rs模块实现第51页
        4.1.2 transmit_control模块实现第51-53页
        4.1.3 back_off模块实现第53页
    4.2 MAC层硬件逻辑实现第53-59页
        4.2.1 MAC层接收逻辑实现第53-56页
            4.2.1.1 max_rx逻辑实现第53-54页
            4.2.1.2 rx_buffer逻辑实现第54-55页
            4.2.1.3 rx_align逻辑实现第55-56页
        4.2.2 MAC层发送逻辑实现第56-59页
    4.3 TT_Controller硬件逻辑实现第59-76页
        4.3.1 SM协议状态机逻辑实现第60-65页
        4.3.2 SC协议状态机逻辑实现第65-66页
        4.3.3 PCF帧处理逻辑实现第66-69页
            4.3.3.1 PCF帧发送逻辑实现第66-68页
            4.3.3.2 PCF帧接收逻辑实现第68-69页
        4.3.4 TT帧处理逻辑实现第69-73页
            4.3.4.1 TT帧发送逻辑实现第69-71页
            4.3.4.2 TT帧接收逻辑实现第71-73页
        4.3.5 固化函数逻辑实现第73-75页
        4.3.6 时钟修正逻辑实现第75-76页
        4.3.7 同步检测逻辑实现第76页
    4.4 DMA硬件逻辑实现第76-85页
        4.4.1 DMA主模式逻辑设计第77-82页
            4.4.1.1 内存读操作逻辑实现第77-78页
            4.4.1.2 内存写操作逻辑实现第78-80页
            4.4.1.3 内存读写仲裁逻辑实现第80-81页
            4.4.1.4 主模式总线接口逻辑实现第81-82页
        4.4.2 DMA从模式逻辑设计第82-85页
            4.4.2.1 从模式接口逻辑实现第82-83页
            4.4.2.2 寄存器组逻辑实现第83-85页
    4.5 冗余管理硬件逻辑实现第85-89页
        4.5.1 PHY芯片管理模块实现第85-87页
            4.5.1.1 phy_control模块逻辑实现第85-86页
            4.5.1.2 mdio模块逻辑实现第86-87页
        4.5.2 端口切换逻辑实现第87-88页
        4.5.3 切换复位管理逻辑实现第88-89页
    4.6 本章小结第89-90页
第五章 节点卡硬件逻辑仿真与测试第90-120页
    5.1 硬件逻辑仿真第90-113页
        5.1.1 RS层逻辑验证第91-95页
            5.1.1.1 接收逻辑仿真第92-93页
            5.1.1.2 发送逻辑仿真第93-95页
        5.1.2 MAC层逻辑验证第95-103页
            5.1.2.1 接收方向逻辑仿真第96-100页
            5.1.2.1 发送方向逻辑仿真第100-103页
        5.1.3 TT_Controller逻辑验证第103-109页
            5.1.3.1 TT帧调度仿真第103-104页
            5.1.3.2 PCF帧调度仿真第104-106页
            5.1.3.3 时间同步仿真第106-109页
        5.1.4 Wishbone-DMA逻辑验证第109-110页
            5.1.4.1 Master模式数据帧读写仿真第109-110页
            5.1.4.2 Slave模式寄存器读写仿真第110页
        5.1.5 链路冗余检测逻辑验证第110-112页
        5.1.6 代码覆盖率统计第112-113页
    5.2 硬件测试第113-119页
        5.2.1 硬件环境与软件环境介绍第113-115页
        5.2.2 测试环境第115-116页
            5.2.2.1 网络结构第115页
            5.2.2.2 测试数据第115-116页
        5.2.3 功能测试第116-119页
            5.2.3.1 PCF帧测试第116页
            5.2.3.2 TT帧数据测试第116-117页
            5.2.3.3 帧切割重组测试第117-119页
    5.3 本章小结第119-120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120-122页
    6.1 总结第120页
    6.2 展望第120-122页
致谢第122-123页
参考文献第123-12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第126-127页

论文共12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城市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下一篇:圆筒型错齿结构横向磁通永磁直线电机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