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绪论 | 第10-16页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2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四、主要研究内容与难点 | 第15-16页 |
第一章 我国农业面源污染概述 | 第16-22页 |
一、农业面源污染的界定 | 第16页 |
二、农业面源污染的特征 | 第16-17页 |
(一) 防治的滞后性 | 第16页 |
(二) 随机性与不稳定性 | 第16-17页 |
(三) 隐蔽性与分散性 | 第17页 |
三、农业面源污染造成的危害 | 第17-19页 |
(一) 水质与土壤恶化 | 第17-18页 |
(二) 严重破坏生态平衡 | 第18页 |
(三) 大气污染与破坏臭氧层 | 第18页 |
(四) 危害农产品质量安全 | 第18-19页 |
(五) 危害人们身体健康 | 第19页 |
四、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 | 第19-22页 |
第二章 我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法律制度现状 | 第22-28页 |
一、宪法及相关防治法律 | 第22-23页 |
二、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及其他规范性文件 | 第23-25页 |
三、云南省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及规范性文件 | 第25-28页 |
第三章 我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法律实效的实证分析 | 第28-44页 |
一、农业面源污染基础知识的认知情况 | 第30-32页 |
二、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法律的认知情况 | 第32-33页 |
三、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法律的评价 | 第33-34页 |
四、影响农户农业生产行为的相关因素 | 第34-39页 |
五、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法律的遵守情况 | 第39-44页 |
第四章 我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法律实效成因分析 | 第44-58页 |
一、农户的文化水平 | 第44-45页 |
二、农户的生产生活结构 | 第45-46页 |
三、农户的法律意识 | 第46-48页 |
四、农户的守法能力 | 第48-50页 |
五、农业部门依法履职状况 | 第50-52页 |
(一) 防治理念不全面 | 第50-51页 |
(二) 管理体制存有缺陷 | 第51-52页 |
(三) 管理职责与管理职权不相匹配 | 第52页 |
六、相关防治法律的规定 | 第52-58页 |
(一) 缺乏专门防治法律 | 第52页 |
(二) 防治法律立法理念滞后 | 第52-53页 |
(三) “合理使用”的语意模糊 | 第53-54页 |
(四) 法律责任的缺失 | 第54-56页 |
(五) 相关标准地位尴尬 | 第56-58页 |
第五章 提升我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法律实效的几点思考 | 第58-68页 |
一、提升农户的综合素养 | 第58-59页 |
二、加大法律宣传力度 | 第59-60页 |
三、完善防治法律 | 第60-64页 |
(一) 转变立法理念 | 第60-61页 |
(二) 完善防治法律规定 | 第61-64页 |
四、强化依法履职 | 第64-66页 |
(一) 强化履职意识 | 第64页 |
(二) 强化行政管理行为 | 第64-65页 |
(三) 强化执法监督管理 | 第65-66页 |
五、运用经济手段激励守法行为 | 第66-68页 |
结语 | 第68-70页 |
致谢 | 第70-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6页 |
附录A | 第76-78页 |
附录B | 第78-85页 |
问卷调查(一) | 第78-81页 |
问卷调查(二) | 第81-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