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14页 |
1 引言 | 第14-26页 |
·放牧对草地的影响 | 第14-22页 |
·放牧对草地植被的影响 | 第15-20页 |
·植被特征 | 第15-16页 |
·群落多样性 | 第16-17页 |
·牧草生物量和营养成分 | 第17-18页 |
·植物光合特性 | 第18-19页 |
·植物贮藏性碳水化合物 | 第19-20页 |
·放牧对草地土壤的影响 | 第20-22页 |
·土壤物理性质 | 第20-21页 |
·土壤化学性质 | 第21-22页 |
·放牧管理及禁牧休牧研究 | 第22-25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5-26页 |
2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 第26-32页 |
·研究区自然概况 | 第26-28页 |
·地理位置 | 第26页 |
·气候、地貌、土壤 | 第26-27页 |
·试验区植被构成 | 第27-28页 |
·试验设计和研究方法 | 第28-32页 |
·试验设计 | 第28-29页 |
·试验内容和测定方法 | 第29-32页 |
·植物主要种群和群落动态 | 第29-30页 |
·群落重要值 | 第30页 |
·植物群落α多样性 | 第30页 |
·群落及主要植物种群地上现存量 | 第30页 |
·草群营养常规成分测定 | 第30页 |
·主要植物种群光合作用 | 第30-31页 |
·群落地下生物量 | 第31页 |
·主要植物贮藏性碳水化合物含量 | 第31页 |
·土壤理化性质测定方法 | 第31页 |
·休牧期家畜饲养 | 第31-32页 |
·数据分析 | 第32页 |
3 主要植物种群对禁牧休牧的响应 | 第32-68页 |
·主要植物种群特征 | 第32-42页 |
·植物种群密度季节动态 | 第32-33页 |
·植物种群高度季节动态 | 第33-34页 |
·植物种群盖度季节动态 | 第34-35页 |
·重要值 | 第35-40页 |
·地上现存量 | 第40-42页 |
·主要植物种群光合特性 | 第42-54页 |
·主要种群光合日变化 | 第42-44页 |
·净光合速率日变化 | 第42页 |
·蒸腾速率日变化 | 第42-43页 |
·气孔导度日变化 | 第43-44页 |
·胞间C02 浓度日变化 | 第44页 |
·光合生理指标日均值 | 第44-45页 |
·光合生理指标与环境因子的相关关系 | 第45-46页 |
·主要植物种群的光响应曲线 | 第46-54页 |
·净光合速率对光合有效辐射(PAR)的响应 | 第46-48页 |
·蒸腾速率对光合有效辐射(PAR)的响应 | 第48-50页 |
·气孔导度对光合有效辐射(PAR)的响应 | 第50-52页 |
·胞间C02 浓度对光合有效辐射(PAR)的响应 | 第52-54页 |
·主要植物种群的贮藏性碳水化合物含量 | 第54-66页 |
·主要植物种群的还原糖含量 | 第54-58页 |
·主要植物种群的还原糖含量年度变化 | 第54-57页 |
·主要植物种群的还原糖含量季节变化 | 第57-58页 |
·主要植物种群的总糖含量 | 第58-66页 |
·主要植物种群的总糖含量年度变化 | 第58-61页 |
·主要植物种群的总糖含量季节变化 | 第61-66页 |
·讨论 | 第66-67页 |
·小结 | 第67-68页 |
4 植物群落特征对禁牧休牧的响应 | 第68-94页 |
·植物群落种类组成 | 第68-75页 |
·植物群落高度年度动态 | 第68-69页 |
·植物群落密度年度动态 | 第69-70页 |
·植物群落盖度年度动态 | 第70-75页 |
·群落植物重要值及多样性 | 第75-81页 |
·群落植物重要值 | 第75-77页 |
·不同植物种群的重要值与禁牧休牧小区之间的对应分析 | 第77-79页 |
·群落物种α多样性 | 第79-81页 |
·群落现存量动态 | 第81-86页 |
·群落地上现存量 | 第81-83页 |
·群落地下生物量 | 第83-85页 |
·群落地上、地下生物量的关系 | 第85-86页 |
·群落营养物质对禁牧休牧的响应 | 第86-90页 |
·粗蛋白质 | 第86-87页 |
·粗纤维 | 第87-88页 |
·粗脂肪 | 第88页 |
·粗灰分 | 第88-89页 |
·钙 | 第89页 |
·磷 | 第89-90页 |
·无氮浸出物 | 第90页 |
·吸附水 | 第90页 |
·草群植物养分、生物量与处理区间的关系 | 第90-92页 |
·讨论 | 第92-93页 |
·小结 | 第93-94页 |
5 土壤系统对禁牧休牧的响应 | 第94-122页 |
·土壤物理性质 | 第94-107页 |
·土壤容重 | 第94-96页 |
·土壤容重的年度变化 | 第94-96页 |
·土壤容重的季节变化 | 第96页 |
·土壤空隙度 | 第96-98页 |
·土壤空隙度的年度变化 | 第96-97页 |
·土壤空隙度的季节变化 | 第97-98页 |
·土壤含水量 | 第98-107页 |
·土壤含水量的年度变化 | 第98-99页 |
·土壤含水量的季节变化 | 第99-107页 |
·土壤化学性质 | 第107-115页 |
·土壤有机质 | 第107-108页 |
·土壤全氮和速效氮 | 第108-110页 |
·土壤全磷和速效磷 | 第110-111页 |
·土壤全钾和速效钾 | 第111-113页 |
·土壤养分含量的垂直变化 | 第113-115页 |
·土壤理化性质之间的相关分析 | 第115-120页 |
·不同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 | 第115-116页 |
·土壤理化性质与处理区之间的关系 | 第116-117页 |
·植物养分与土壤养分之间的相关性 | 第117-118页 |
·植物养分和土壤养分的主成分分析 | 第118-120页 |
·讨论 | 第120-121页 |
·小结 | 第121-122页 |
6 休牧期家畜舍饲 | 第122-133页 |
·舍饲日粮配方 | 第122页 |
·饲料组分的营养成分分析 | 第122-123页 |
·不同组别的日粮和代谢物养分分析 | 第123-124页 |
·不同饲喂组别的羊增重情况 | 第124页 |
·不同组别绵羊对不同日粮的转化情况 | 第124-125页 |
·不同组别的日粮养分转化情况 | 第125-126页 |
·不同组别绵羊测定指标主成分分析 | 第126-129页 |
·不同组别绵羊测定指标对应分析 | 第129-130页 |
·不同组别的日粮养分对应分析 | 第130-132页 |
·讨论 | 第132-133页 |
·小结 | 第133页 |
7 结论 | 第133-135页 |
致谢 | 第135-136页 |
参考文献 | 第136-152页 |
作者简介 | 第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