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微生物学论文

功能化氧化石墨烯的微生物学效应研究

中文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9页
    1.1 引言第10-11页
    1.2 细菌和微生物工程简介第11-16页
        1.2.1 细菌简介第11-12页
        1.2.2 微生物工程简介第12-14页
        1.2.3 微生物在纳米领域的应用第14-16页
    1.3 纳米材料对细菌活性影响研究进展第16-17页
        1.3.1 纳米材料的简介第16页
        1.3.2 纳米材料的微生物学效应第16-17页
    1.4 石墨烯的性质及应用第17-19页
        1.4.1 石墨烯及其衍生物的性质第17页
        1.4.2 石墨烯及其衍生物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第17-18页
        1.4.3 石墨烯及其衍生物的微生物学效应第18-19页
    1.5 本课题的立题依据、意义和研究内容第19-20页
        1.5.1 立题依据、意义第19页
        1.5.2 研究内容第19-20页
    参考文献第20-29页
第二章 功能化氧化石墨烯对细菌生长活性的影响研究第29-44页
    2.1 引言第29-30页
    2.2 实验部分第30-35页
        2.2.1 实验试剂与设备第30-31页
        2.2.2 GO以及nGO-PEG(1:1)制备及表征第31-32页
        2.2.3 细菌的培养第32-33页
        2.2.4 MTT法检测细菌生长活性第33页
        2.2.5 平板计数法检测活细菌第33页
        2.2.6 实时观测细菌的动态生长第33-35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35-40页
        2.3.1 氧化石墨烯以及氨基化氧化石墨烯的形貌及表征第35-37页
        2.3.2 氧化石墨烯刺激细菌生长活性研究第37-39页
        2.3.3 实时观测细菌动态生长第39-40页
    2.4 结论第40页
    参考文献第40-44页
第三章 功能化氧化石墨烯刺激细菌生长潜在作用机制的研究第44-67页
    3.1 引言第44-46页
    3.2 实验部分第46-52页
        3.2.1 实验试剂与设备第46-48页
        3.2.2 实时观测FtsZ-ring的动态形成及细胞分裂第48-49页
        3.2.3 EdU标记法检测细菌DNA复制第49-50页
        3.2.4 细菌表面形貌表征第50页
        3.2.5 细菌胞外聚合物(多糖/蛋白)的提取及检测第50-51页
        3.2.6 Cy5.5荧光标记功能化氧化石墨烯第51页
        3.2.7 MTT法检测nGO-PEG(1:1)对哺乳动物细胞活性的影响第51-52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52-62页
        3.3.1 nGO-PEG(1:1)对细菌FtsZ-ring动态形成的影响第52-54页
        3.3.2 FtsZ-ring实时观察细菌分裂第54-56页
        3.3.3 EdU标记检测细菌新生DNA含量的变化第56页
        3.3.4 nGO-PEG(1:1)对细菌分泌胞外聚合物的影响以及形貌观察第56-58页
        3.3.5 nGO-PEG(1:1)-Cy5.5在细胞体内的荧光成像第58-60页
        3.3.6 nGO-PEG(1:1)对哺乳动物细胞活性的影响第60页
        3.3.7 nGO-PEG(1:1)在微生物工程的潜在应用第60-62页
    3.4 结论第62页
    参考文献第62-67页
第四章 总结第67-69页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著、论文第69-70页
致谢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功能化氧化石墨烯与巨噬细胞的相互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下一篇:电场结合毛细作用力诱导有机微纳晶体图案化排列及其光电探测器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