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高层建筑论文--高层建筑结构论文

美国高层建筑抗震性态设计方法进展和中美框—剪结构抗震措施对比

中文摘要第1-5页
英文摘要第5-10页
1 绪论第10-16页
   ·问题的提出第10-11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3页
   ·课题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第13-16页
2 美国高层建筑抗震性态设计分析第16-46页
   ·旧金山市性态高规AB-083第17-22页
     ·编制背景第17-18页
     ·编制目的与关键问题第18页
     ·抗震评审专家组第18-19页
     ·三水准评价第19-22页
   ·洛杉矶市性态高规2008第22-27页
     ·目的、适用范围和基本思想第22-23页
     ·分析与设计方法概述第23-26页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第26页
     ·防止倒塌极限状态第26-27页
   ·CTBUH“高层建筑抗震设计建议”第27-31页
     ·设计目标和原理第27-28页
     ·基于变形的设计原理第28-29页
     ·加速度反应谱第29-31页
   ·PEER“高层建筑抗震设计导则”第31-46页
     ·目的、适用范围和设计综述第31-33页
     ·震源模型第33页
     ·解聚处理和条件均值反应谱第33-40页
     ·预设计第40-41页
     ·正常使用水准评价第41页
     ·最大考虑地震水准评价第41-46页
3 中美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抗震规定对比第46-66页
   ·重力荷载取值第46-47页
   ·美国抗震规范用于结构设计的基底剪力第47-54页
     ·一致风险反应谱第47-48页
     ·最大考虑地震第48-50页
     ·美国抗震设计规范使用的基底剪力(IBC 2009)第50-54页
   ·中国抗震规范用于结构设计的基底剪力第54-55页
   ·框架和剪力墙设计剪力的分配第55页
   ·剪力墙弯矩设计值第55-56页
   ·剪力墙抗剪第56-58页
     ·剪力增大措施第56页
     ·受剪截面限制条件第56-57页
     ·抗剪承载能力第57-58页
   ·剪力墙墙肢第58-60页
     ·底部加强区第58页
     ·配筋构造第58-59页
     ·轴压比第59-60页
   ·边缘构件第60-66页
     ·美国规范的规定第60-61页
     ·中国规范的规定第61-64页
     ·两国规范措施分析第64-66页
4 框架-剪力墙结构剪力墙性能分析第66-80页
   ·结构基本信息第66-68页
   ·结构建模第68页
   ·弹性内力分析第68-72页
     ·地震作用下结构总体信息第68-69页
     ·参照美国规范的剪力墙边缘构件验算第69-72页
   ·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第72-80页
     ·地面运动记录的选取和标定第72-76页
     ·参照PEER 导则的剪力墙抗剪性能分析第76-80页
5 结论与展望第80-82页
   ·本论文主要结论第80-81页
   ·对后续工作的展望第81-82页
致谢第82-84页
参考文献第84-88页
附录A第88-97页
附录B第97-99页
附录C第99-100页
附录D第100-101页
附录E第101-102页
附录F第102页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第102页

论文共10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浙江省、重庆市对比研究下的重庆市县(区)城乡总体规划研究初探
下一篇:轻型木桁架齿板连接节点受力性能的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