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2页 |
1.1 研究的背景 | 第13-14页 |
1.1.1 我国航空物流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 第13页 |
1.1.2 长春良好的航空物流业发展环境 | 第13-14页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4-15页 |
1.2.1 研究的目的 | 第14页 |
1.2.2 研究的意义 | 第14-15页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1.3.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1.3.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1.4 研究的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8-20页 |
1.4.1 研究的内容 | 第18-20页 |
1.4.2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20页 |
1.5 相关概念解析 | 第20-22页 |
1.5.1 现代物流 | 第20-21页 |
1.5.2 现代物流园区 | 第21页 |
1.5.3 航空物流园区 | 第21-22页 |
第2章 航空物流园相关理论及国内外园区实践 | 第22-43页 |
2.1 航空物流园区相关理论综述 | 第22-24页 |
2.1.1 临空经济理论 | 第22-23页 |
2.1.2 产业集群理论 | 第23-24页 |
2.2 我国航空物流业现状分析 | 第24-26页 |
2.2.1 我国航空物流发展现状及趋势 | 第24-25页 |
2.2.2 我国航空物流园开发建设模式 | 第25-26页 |
2.3 航空物流园区规划基础理论综述 | 第26-33页 |
2.3.1 航空物流园区功能划分 | 第26-31页 |
2.3.2 航空物流园区布局模式 | 第31-33页 |
2.4 国内外航空物流园相似案例分析 | 第33-42页 |
2.4.1 国外航空物流园相似案例分析 | 第33-37页 |
2.4.2 国外航空物流园区建设经验总结 | 第37-38页 |
2.4.3 国内航空物流园相似案例分析 | 第38-41页 |
2.4.4 国内航空物流园区建设经验总结 | 第41-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3章 长春航空物流园发展背景及趋势 | 第43-73页 |
3.1 区域空间发展战略 | 第43-47页 |
3.1.1 长吉图空间发展战略 | 第43-45页 |
3.1.2 长春市空间发展战略 | 第45-47页 |
3.2 长春物流业发展概况 | 第47-61页 |
3.2.1 长春市物流业发展环境 | 第47-58页 |
3.2.2 长春市物流节点现状与分布特征 | 第58-60页 |
3.2.3 长春市现代物流业未来发展构想 | 第60-61页 |
3.3 长春龙嘉机场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 第61-67页 |
3.3.1 长春龙嘉机场区位交通概况 | 第61-62页 |
3.3.2 长春龙嘉机场现状 | 第62-64页 |
3.3.3 长春龙嘉机场未来发展趋势 | 第64-65页 |
3.3.4 长春龙嘉机场航空货运量预测 | 第65-67页 |
3.4 长春航空物流园区的发展条件态势分析 | 第67-72页 |
3.4.1 发展的条件 | 第67-68页 |
3.4.2 制约因素 | 第68-72页 |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第4章 长春航空物流园区规划策略 | 第73-98页 |
4.1 长春航空物流园区规划原则 | 第73-74页 |
4.1.1 坚持统一规划,协调发展原则 | 第73页 |
4.1.2 坚持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资源的原则 | 第73页 |
4.1.3 坚持合理布局,提高效率的原则 | 第73-74页 |
4.1.4 坚持有序推进,持续发展的原则 | 第74页 |
4.2 长春航空物流园区规划分析 | 第74-80页 |
4.2.1 长春空港开发区总体规划概况 | 第74-75页 |
4.2.2 长春航空物流园区规划分析 | 第75-79页 |
4.2.3 长春航空物流园区优劣势分析 | 第79-80页 |
4.3 长春航空物流园规划策略 | 第80-93页 |
4.3.1 长春航空物流园区发展目标 | 第80-81页 |
4.3.2 长春航空物流园区定位 | 第81-85页 |
4.3.3 长春航空物流园区空间布局策略 | 第85-91页 |
4.3.4 长春航空物流园区规划实施策略 | 第91-93页 |
4.4 未来发展建议 | 第93-96页 |
4.4.1 吸取经验,营造良好的航空物流业投资环境 | 第93页 |
4.4.2 科技创新,提升航空物流园区核心竞争力 | 第93-94页 |
4.4.3 加强合作,推动区域物流产业升级 | 第94-95页 |
4.4.4 注重环境保护,推广绿色物流理念 | 第95-96页 |
本章小结 | 第96-98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98-100页 |
参考文献 | 第100-10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04-105页 |
致谢 | 第10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