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0页 |
一、互联网对传统管辖权基础的挑战 | 第10-16页 |
(一) 互联网的特点 | 第11-14页 |
1. 网络的无边界性 | 第11-12页 |
2. 网络的虚拟性 | 第12-13页 |
3. 网络管理的高度自治性 | 第13-14页 |
(二) 网络侵权概述 | 第14-16页 |
1. 网络侵权具有的特征 | 第14-16页 |
二、互联网对现行管辖权体制的挑战 | 第16-24页 |
(一) 传统管辖权确定的主要原则及确定管辖根据 | 第16-20页 |
1. 当事人的住所 | 第17页 |
2. 当事人的国籍 | 第17-18页 |
3. 被告的出现并送达 | 第18-19页 |
4. 美国的"最低限度联系"标准和"长臂管辖规则" | 第19-20页 |
(二) 互联网本身的特点对传统管辖权标准的冲击 | 第20-24页 |
1. 对国家主权行使和国家管理的冲击 | 第20-21页 |
2. 对传统属地管辖权的影响 | 第21-22页 |
3. 对传统属人管辖权的影响 | 第22-23页 |
4. 平行诉讼 | 第23-24页 |
5. 网络案件立法的空白 | 第24页 |
三、网络侵权管辖权模式探析 | 第24-32页 |
(一) 新标准的评述(新理论) | 第24-28页 |
1. 国际空间论 | 第24-26页 |
2. 管辖权相对论理论 | 第26-27页 |
3. 新主权理论 | 第27-28页 |
(二) 互联网环境下管辖权确定的趋向 | 第28-32页 |
1. 模式的确立应以促进网络的良好发展为目标 | 第30-31页 |
2. 国际协调应坚持礼让与合作原则 | 第31-32页 |
四、中国互联网案件管辖权确定的现状及立法之改进 | 第32-41页 |
(一) 中国网络侵权案件管辖权确定的现状 | 第33-36页 |
1. 中国网络侵权案件管辖权确定的立法现状 | 第33-34页 |
2. 中国网络侵权案件管辖权确立的司法现状 | 第34-36页 |
(二) 中国网络侵权案件管辖权之立法改进 | 第36-41页 |
1. 在立法上,摆脱过去僵化的标准,采用更灵活的标准 | 第37页 |
2. 在具体的制度方面,调整传统管辖规则适用于网络案件 | 第37-39页 |
3. 把不方便法院原则引用到网络侵权案件管辖权的确定中 | 第39-41页 |
结束语 | 第41-42页 |
致谢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