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废水的处理与利用论文

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脱氮过程中N2O释放特征及其机理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34页
    1.1 污水生物脱氮除磷工艺第11-22页
        1.1.1 生物脱氮除磷原理第11-15页
        1.1.2 传统生物脱氮除磷工艺第15-17页
        1.1.3 短程硝化反硝化生物脱氮第17-18页
        1.1.4 同步硝化反硝化脱氮技术第18-20页
        1.1.5 亚硝酸盐型同步硝化反硝化第20-21页
        1.1.6 厌氧/好氧/缺氧SBBR工艺第21-22页
    1.2 污水生物脱氮过程中N_2O的产生第22-31页
        1.2.1 污水生物脱氮过程中N_2O的释放机理第23-24页
        1.2.2 不同污水生物脱氮工艺中N_2O的释放研究第24-27页
        1.2.3 污水生物脱氮过程中N_2O释放的影响因素研究第27-31页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第31-34页
        1.3.1 研究目的第31页
        1.3.2 研究内容第31-33页
        1.3.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第33-34页
第二章 不同DO条件下SBBR硝化过程中N_2O释放特征第34-46页
    2.1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34-38页
        2.1.1 实验装置与运行第34-37页
        2.1.2 实验用水水质第37页
        2.1.3 分析测试项目与方法第37-38页
    2.2 不同DO下硝化过程中污染物去除效果第38-41页
        2.2.1 不同DO条件下污染物去除效果第38-39页
        2.2.2 典型周期内不同DO条件下污染物浓度变化过程第39-41页
    2.3 不同DO下硝化过程中N_2O释放特征第41-44页
        2.3.1 不同DO下硝化过程中N_2O的产量第41-42页
        2.3.2 典型周期内不同DO下N_2O的释放过程第42-44页
    2.4 小结第44-46页
第三章 不同氨氮负荷下SBBR亚硝化过程中N_2O释放特征第46-71页
    3.1 实验材料和方法第47-52页
        3.1.1 实验装置与运行第47-48页
        3.1.2 实验用水水质第48-49页
        3.1.3 分析测试项目与方法第49-52页
    3.2 SBBR与ASSBR工艺中污染物去除效果第52-53页
    3.3 低氮负荷下典型周期内污染物和N_2O的变化过程第53-57页
        3.3.1 低氮负荷下污染物的去除过程第53-56页
        3.3.2 低氮负荷下N_2O的释放过程第56-57页
    3.4 高氮负荷下典型周期内污染物和N_2O的变化过程第57-60页
        3.4.1 高氮负荷下污染物的去除过程第57-59页
        3.4.2 高氮负荷下N_2O的释放过程第59-60页
    3.5 SBBR与ASSBR亚硝化过程中N_2O释放量的对比第60-63页
    3.6 SBBR与ASSBR系统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第63-69页
        3.6.1 SBBR和ASSBR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第63-67页
        3.6.2 SBBR和ASSBR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对比第67-69页
    3.7 小结第69-71页
第四章 厌氧/好氧/缺氧及厌氧/好氧两种运行模式下SBBR中N_2O的释放特征第71-86页
    4.1 实验材料和方法第71-73页
        4.1.1 实验装置与运行第71-72页
        4.1.2 实验用水水质第72页
        4.1.3 分析测试项目与方法第72-73页
    4.2 厌氧/好氧/缺氧SBBR工艺脱氮效果及N_2O的释放特征第73-80页
        4.2.1 厌氧/好氧/缺氧SBBR的脱氮除碳效果第73-75页
        4.2.2 典型周期内氮类和控制参数的变化特征第75-76页
        4.2.3 厌氧/好氧/缺氧SBBR中TN去除和N_2O产生特征第76-78页
        4.2.4 后缺氧期持续时间对厌氧/好氧/缺氧SBBR中N_2O产量的影响第78-80页
    4.3 厌氧/好氧/缺氧SBBR和厌氧/好氧SBBR中N_2O释放的对比研究第80-84页
        4.3.1 厌氧/好氧SBBR的典型周期反应过程分析第80-81页
        4.3.2 厌氧/好氧/缺氧SBBR和厌氧/好氧SBBR中污染物去除对比第81-82页
        4.3.3 厌氧/好氧/缺氧SBBR和厌氧/好氧SBBR中N_2O释放对比第82-84页
    4.4 小结第84-86页
第五章 进水C/N对厌氧/好氧/缺氧SBBR中N_2O释放的影响第86-98页
    5.1 实验材料和方法第86-87页
        5.1.1 实验装置与运行第86页
        5.1.2 实验用水水质第86页
        5.1.3 分析测试项目与方法第86-87页
    5.2 不同C/N条件下厌氧/好氧/缺氧SBBR中N_2O的产生以及TN和P的去除第87-88页
    5.3 典型周期内不同C/N条件下厌氧/好氧/缺氧SBBR中反应过程分析第88-93页
        5.3.1 C/N为1时厌氧/好氧/缺氧SBBR的反应过程分析第89页
        5.3.2 C/N为2时厌氧/好氧/缺氧SBBR的反应过程分析第89-91页
        5.3.3 C/N为3时厌氧/好氧/缺氧SBBR的反应过程分析第91-93页
    5.4 C/N对厌氧/好氧/缺氧SBBR中COD的消耗和PHB的影响第93-94页
    5.5 C/N比对厌氧/好氧/缺氧SBBR系统中N_2O释放的影响第94-97页
        5.5.1 C/N比对好氧段中N_2O释放的影响第94-95页
        5.5.2 C/N比对缺氧段中N_2O释放的影响第95-97页
        5.5.3 C/N比对N_2O释放总量的影响第97页
    5.6 小结第97-98页
结论第98-100页
参考文献第100-113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113-114页
参与的主要科研项目第114-115页
致谢第115页

论文共11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铁路信号联锁操作模拟系统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中钞实业有限公司仓储管理系统的设计和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