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吡唑羧酸金属有机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其性能表征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1章 绪论第9-22页
    1.1 配位化学与超分子化学第9-10页
    1.2 配合物的分类第10-11页
        1.2.1 氮杂环金属有机配合物第10页
        1.2.2 基于混合配体的金属有机配合物第10-11页
        1.2.3 异金属配合物第11页
    1.3 配位化学的合成方法概述第11-13页
        1.3.1 配合物的单晶培养方法第11-13页
            1.3.1.1 水热/溶剂热合成法第11-12页
            1.3.1.2 溶液挥发法第12页
            1.3.1.3 气象/液层/凝胶扩散法第12页
            1.3.1.4 其他方法第12-13页
        1.3.2 金属配合物中金属离子的选择第13页
        1.3.3 溶剂的选择第13页
    1.4 功能配位聚合物和新材料第13-17页
        1.4.1 发光材料第14-16页
        1.4.2 非线性光学材料第16-17页
        1.4.3 超分子手性第17页
    1.5 五元含氮杂环羧酸配体性质第17-20页
    1.6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第20-22页
第2章 实验部分第22-26页
    2.1 药品和仪器第22-23页
        2.1.1 药品第22-23页
        2.1.2 实验仪器及设备第23页
    2.2 论文中化合物名称缩写第23页
    2.3 材料的表征方法第23-26页
        2.3.1 单晶X-射线衍射第24页
        2.3.2 元素分析第24页
        2.3.3 红外光谱分析第24页
        2.3.4 荧光光谱分析第24页
        2.3.5 热重分析第24-25页
        2.3.6 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第25-26页
第3章 吡唑羧酸过渡金属配合物的晶体结构和性能研究第26-48页
    3.1 1H-吡唑3甲酸(H_2pca)过渡金属配合物第26-37页
        3.1.1 四核钴配合物Co_4(pca)_2(Hpca)_2(py)_6(TPA)(H_2O)_2 (1)第26-30页
            3.1.1.1 四核钴配合物Co_4(pca)_2(Hpca)_2(py)_6(TPA)(H_2O)_2 (1)的合成第26页
            3.1.1.2 四核钴配合物Co_4(pca)_2(Hpca)_2(py)_6(TPA)(H_2O)_2 (1)的晶体结构第26-28页
            3.1.1.3 四核钴配合物Co_4(pca)_2(Hpca)_2(py)_6(TPA)(H_2O)_2 (1)的性能研究第28-30页
        3.1.2 一维铜配合物[Cu_2(pca)_2(Hpa)_3]_n (2)第30-31页
            3.1.2.1 一维铜配合物[Cu_2(pca)_2(Hpa)_3]_n (2)的合成第30页
            3.1.2.2 一维铜配合物[Cu_2(pca)_2(Hpa)_3]_n (2)的晶体结构第30-31页
        3.1.3 二维镉配合物[Cd(Hpca)(Cl)(H_2O)]n (3)第31-34页
            3.1.3.1 二维镉配合物[Cd(Hpca)(Cl)(H_2O)]_n (3)的合成第31-32页
            3.1.3.2 二维镉配合物[Cd(Hpca)(Cl)(H_2O)]_n (3)的晶体结构第32-34页
        3.1.4 一维异核镍钠[NiNa(pca)(Hpca)(H_2O)_4?2H_2O]n配合物(4)第34-37页
            3.1.4.1 一维异核镍钠[NiNa(pca)(Hpca)(H_2O)_4?2H_2O]_n配合物(4)的合成第34页
            3.1.4.2 一维异核镍钠[NiNa(pca)(Hpca)(H_2O)_4?2H_2O]_n配合物(4)的晶体结构第34-37页
    3.2 3,5-吡唑二羧酸(H3pdc)过渡金属配合物第37-48页
        3.2.1 非心三维锌配合物[Zn_4(pdc)_2(TPA)(H_2O)_2·3H_2O]_n (5)第37-41页
            3.2.1.1 非心三维锌配合物[Zn_4(pdc)_2(TPA)(H_2O)_2·3H_2O]_n (5)的合成第37页
            3.2.1.2 非心三维锌配合物[Zn_4(pdc)_2(TPA)(H_2O)_2·3H_2O]_n (5)的晶体结构第37-40页
            3.2.1.3 非心三维锌配合物[Zn_4(pdc)_2(TPA)(H_2O)_2·3H_2O]_n (5)的性能研究第40-41页
        3.2.2 三维镉配合物[Cd(Hpdc)(H_2O)_2]_n (6)第41-48页
            3.2.2.1 三维镉配合物[Cd(Hpdc)(H_2O)_2]_n (6)的合成第41-42页
            3.2.2.2 三维镉配合物[Cd(Hpdc)(H_2O)_2]_n (6)的晶体结构第42-43页
            3.2.2.3 三维镉配合物[Cd(Hpdc)(H_2O)_2]_n (6)的性能研究第43-48页
第4章 吡唑羧酸稀土金属配合物的晶体结构和性能研究第48-56页
    4.1 双核稀土配合物Ln_2(pdc)_2(suc)(H_2O)_8?2H_2O (7~11)第48-55页
        4.1.1 双核稀土配合物Ln_2(pdc)_2(suc)(H_2O)_8?2H_2O (7~11)的合成第48-49页
        4.1.2 双核稀土配合物Ln_2(pdc)_2(suc)(H_2O)_8?2H_2O (7~11)的晶体结构第49-51页
        4.1.3 双核稀土配合物Ln_2(pdc)_2(suc)(H_2O)_8?2H_2O (7~11)的性能研究第51-55页
    4.2 小结第55-56页
第5章 总结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61页
攻读硕士期间获得的成果第61-62页
致谢第62-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化瘀通便汤对STC模型大鼠结肠组织P2X2受体表达的影响
下一篇:Wnt/PCP信号通路与先天性小耳畸形发病表观遗传学机制的初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