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发电、发电厂论文--各种发电论文--风能发电论文

含双馈型风电场的电力系统无功优化策略研究

摘要第8-9页
Abstract第9-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1页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3-15页
        1.1.1 全球风力发电发展及我国风能资源分布第14-15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5-19页
        1.2.1 含风电场的电力系统无功优化研究现状第15-16页
        1.2.2 风电场在潮流计算中的模型研究现状第16-17页
        1.2.3 电力系统无功优化算法研究现状第17-19页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及研究内容第19-21页
        1.3.1 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第19页
        1.3.2 论文的主要章节安排第19-21页
第二章 双馈式异步风电机的结构及含双馈式异步风电场电力系统的潮流计算第21-38页
    2.1 引言第21页
    2.2 风能及风力发电系统的特点第21-27页
        2.2.1 风能及风电场的特点第21-22页
        2.2.2 风速模型第22-25页
        2.2.3 风力机系统模型第25-27页
    2.3 双馈异步风力发电机系统第27-29页
        2.3.1 双馈异步发电机系统第27页
        2.3.2 双馈异步发电机的结构第27-28页
        2.3.3 双馈异步发电机的运行原理第28-29页
    2.4 含双馈异步风力发电机的电力系统分析模型建立第29-31页
    2.5 含有双馈异步风力发电场的电力系统潮流计算第31-35页
        2.5.1 恒功率因数控制运行的风电场潮流分析第32-34页
        2.5.2 风电场恒电压控制潮流分析第34-35页
        2.5.3 双馈异步风电机并网PV节点和PQ节点的相互转化第35页
    2.6 含风电场的电力系统无功补偿第35-37页
        2.6.1 双馈异步风力发电机的出力第35-36页
        2.6.2 无功补偿方式的选择及容量确定第36-37页
    2.7 本章小结第37-38页
第三章 和声优化算法及其改进第38-58页
    3.1 引言第38页
    3.2 和声搜索优化算法第38-44页
        3.2.1 基本原理第38-41页
        3.2.2 和声搜索算法的流程及主要步骤第41-44页
    3.3 和声搜索算法的探索能力与各参数的关系第44-48页
        3.3.1 新解的产生过程第44-45页
        3.3.2 和声搜索算法探索能力分析第45-47页
        3.3.3 步长对算法收敛性的影响第47-48页
    3.4 加入自适应学习因子的改进和声优化算法第48-52页
    3.5 算法可行性及有效性验证第52-57页
        3.5.1 测试函数第52-54页
        3.5.2 测试结果第54-57页
    3.6 本章小结第57-58页
第四章 基于改进和声搜索算法的含双馈风电场电力系统无功优化第58-72页
    4.1 引言第58-59页
    4.2 计及双馈异步风电场的无功优化数学模型第59-62页
        4.2.1 风电场并网的数学模型第59页
        4.2.2 目标函数模型第59-61页
        4.2.3 无功优化的约束条件第61-62页
    4.3 IEEE30节点系统模型第62-67页
        4.3.1 IEEE30节点系统模型建立第62-66页
        4.3.2 风电场及其并网线路相关数据第66-67页
    4.4 仿真结果及分析第67-71页
    4.5 本章小结第71-72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72-74页
    5.1 结论第72页
    5.2 展望第72-74页
参考文献第74-79页
致谢第79-80页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第80-81页
附录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第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MMC-MTDC输电系统直流侧故障的控制及保护策略研究
下一篇:基于GSO的局部阴影光伏阵列最大功率点跟踪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