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科学基础理论论文--环境生物学论文--环境微生物学论文

长江口潮滩湿地氨氧化菌群动态及活性研究

摘要第7-10页
ABSTRACT第10-13页
图名目录第17-19页
表名目录第19-20页
第一章 绪论第20-38页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第20-22页
    1.2 河口潮滩氮循环第22-26页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26-35页
        1.3.1 好氧氨氧化过程国内外研究进展第26-29页
        1.3.2 厌氧氨氧化过程国内外研究进展第29-32页
        1.3.3 环境氨氧化微生物分析方法国内外研究进展第32-35页
    1.4 论文研究目标与技术路线第35-38页
        1.4.1 研究目标第35页
        1.4.2 技术路线第35-38页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第38-44页
    2.1 长江口自然地理特征第38-40页
        2.1.1 气候和水文第38-39页
        2.1.2 冲淤和地貌第39页
        2.1.3 潮滩特征第39-40页
    2.2 典型采样点环境特征第40-44页
第三章 长江口潮滩湿地好氧氨氧化菌群动态及其活性第44-76页
    3.1 引言第44-46页
    3.2 研究方法第46-50页
        3.2.1 样品采集第46页
        3.2.2 理化因子分析第46页
        3.2.3 DNA提取与功能基因扩增第46-47页
        3.2.4 测序及系统发育分析第47-48页
        3.2.5 实时荧光定量PCR第48-49页
        3.2.6 潜在硝化速率测定第49页
        3.2.7 统计分析第49-50页
        3.2.8 序列登录号第50页
    3.3 研究结果第50-69页
        3.3.1 采样点理化特征第50-52页
        3.3.2 细菌与古菌amoA基因系统发育及多样性分析第52-61页
        3.3.3 研究区AOB与AOA菌群结构的时空差异第61页
        3.3.4 AOB与AOA amoA基因丰度第61-65页
        3.3.5 AOB与AOA菌群结构、丰度与环境因子的相关关系第65-67页
        3.3.6 潜在硝化速率第67-69页
    3.4 分析与讨论第69-73页
    3.5 本章小结第73-76页
第四章 长江口潮滩湿地厌氧氨氧化菌群动态及其活性第76-103页
    4.1 引言第76-77页
    4.2 研究方法第77-83页
        4.2.1 样品采集第77-78页
        4.2.2 沉积物理化性质分析第78-79页
        4.2.3 沉积物总DNA提取及PCR扩增第79-80页
        4.2.4 克隆、测序及系统发育分析第80页
        4.2.5 实时荧光定量PCR第80-81页
        4.2.6 Anammox速率与反硝化速率的测定第81-82页
        4.2.7 统计分析第82-83页
        4.2.8 序列登录号第83页
    4.3 研究结果第83-95页
        4.3.1 长江口潮滩湿地anammox菌的发现第83-84页
        4.3.2 Anammox菌群组成、多样性及时空分布第84-92页
        4.3.3 潮滩湿地Anammox菌丰度第92-93页
        4.3.4 Anammox速率及反硝化速率第93-95页
    4.4 分析与讨论第95-100页
    4.5 本章小结第100-103页
第五章 氨氧化过程对不同潮滩位置环境差异的响应第103-128页
    5.1 引言第103-104页
    5.2 样品采集与研究方法第104-107页
        5.2.1 样品采集第104-105页
        5.2.2 理化因子分析第105页
        5.2.3 沉积物总DNA提取、PCR、克隆、测序以及系统发育分析第105-106页
        5.2.4 实时荧光定量PCR第106页
        5.2.5 潜在硝化速率及anammox速率测定第106页
        5.2.6 统计分析第106-107页
        5.2.7 序列登录号第107页
    5.3 好氧氨氧化过程对高中低潮滩环境差异的响应第107-119页
        5.3.1 好氧氨氧化菌群组成对高中低潮滩环境差异的响应第108-115页
        5.3.2 好氧氨氧化菌丰度对高中低潮滩环境差异的响应第115-118页
        5.3.3 潜在硝化速率对高中低潮滩环境差异的响应第118-119页
    5.4 厌氧氨氧化过程对高中低潮滩环境差异的响应第119-126页
        5.4.1 厌氧氨氧化菌群组成对高中低潮滩环境差异的响应第119-124页
        5.4.2 厌氧氨氧化菌丰度及活性对高中低潮滩环境差异的响应第124-126页
    5.5 本章小结第126-128页
第六章 潮汐作用对潮滩湿地厌氧氨氧化过程的影响机理第128-152页
    6.1 引言第128-129页
    6.2 样品采集与研究方法第129-133页
        6.2.1 样品采集第129页
        6.2.2 理化因子分析第129-130页
        6.2.3 潜在硝化速率测定第130页
        6.2.4 Anammox速率与反硝化速率的测定第130页
        6.2.5 硝酸盐异化还原成铵(DNRA)速率的测定第130-131页
        6.2.6 潮汐作用模拟实验第131-132页
        6.2.7 沉积物总DNA提取、PCR、克隆、测序以及系统发育分析第132页
        6.2.8 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T-RFLP)第132页
        6.2.9 实时荧光定量PCR第132-133页
        6.2.10 序列登录号第133页
    6.3 潮汐作用对厌氧氨氧化过程的影响第133-150页
        6.3.1 厌氧氨氧化速率的剖面分布行为第135-137页
        6.3.2 厌氧氨氧化菌丰度的剖面分布行为第137页
        6.3.3 厌氧氨氧化菌群结构的剖面分布行为第137-138页
        6.3.4 潮汐作用对厌氧氨氧化过程影响的初步分析第138-144页
        6.3.5 潮汐作用引起地下水位波动的验证第144-147页
        6.3.6 潮汐影响模拟实验第147-148页
        6.3.7 潮汐作用下anammox过程与相关氮循环过程的耦合第148-150页
    6.4 本章小结第150-152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152-156页
    7.1 主要结论第152-154页
    7.2 论文特色与创新第154-155页
    7.3 研究展望第155-156页
参考文献第156-177页
作者简历第177页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科研项目第177-178页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第178-181页
后记第181-182页

论文共1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一维纳米材料网格结构透明超级电容器的研究
下一篇:二硫化钼纳米复合材料在电化学传感器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