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约束二次规划非升维条件下的松弛理论及算法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引言 | 第9-16页 |
1.1 QCQP问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2 QCQP问题目前的研究热点 | 第10-15页 |
1.2.1 QCQP问题的松弛方法 | 第11-13页 |
1.2.2 锥规划方法的引入 | 第13-14页 |
1.2.3 最优判定性条件与可解子类 | 第14-15页 |
1.3 各章节主要内容 | 第15-16页 |
第2章 凸约束下的非凸二次规划 | 第16-33页 |
2.1 问题的分析和目标函数不升维的松弛处理 | 第16-19页 |
2.2 松弛问题的分支定界算法 | 第19-24页 |
2.2.1 分支 | 第19-23页 |
2.2.2 定界 | 第23页 |
2.2.3 分支定界算法 | 第23-24页 |
2.3 算法的有效性分析 | 第24-32页 |
2.3.1 算法的收敛性及最坏情形迭代次数 | 第24-26页 |
2.3.2 算法的实例分析 | 第26-32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3章 非凸约束下的非凸二次规划 | 第33-45页 |
3.1 问题的分析及凸化处理 | 第33-36页 |
3.1.1 变量替换下的松弛 | 第33-36页 |
3.2 松弛问题的分支定界算法 | 第36-41页 |
3.2.1 分支 | 第36-40页 |
3.2.2 定界 | 第40页 |
3.2.3 终止条件 | 第40-41页 |
3.2.4 分支定界算法 | 第41页 |
3.3 算法的有效性分析 | 第41-44页 |
3.3.1 算法的收敛性及最坏情形迭代次数 | 第42页 |
3.3.2 算法的实例分析 | 第42-4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4章 总结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致谢 | 第49-51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