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对偶关系的验证及在宇宙学上的应用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21页 |
1.1 标准宇宙模型 | 第9-12页 |
1.2 天文学上的距离以及距离对偶关系 | 第12-14页 |
1.2.1 固有距离 | 第12页 |
1.2.2 共动距离 | 第12-13页 |
1.2.3 角直径距离 | 第13页 |
1.2.4 照度距离 | 第13页 |
1.2.5 距离对偶关系 | 第13-14页 |
1.3 天文观测中照度距离数据与角直径距离数据 | 第14页 |
1.4 引力透镜 | 第14-17页 |
1.4.1 引力透镜的基本原理 | 第15-17页 |
1.5 暗能量 | 第17-18页 |
1.6 抹平法 | 第18-19页 |
1.7 小结 | 第19-21页 |
第2章 检验距离对偶关系 | 第21-31页 |
2.1 距离对偶关系研究现状 | 第21-22页 |
2.2 强引力透镜数据 | 第22-23页 |
2.3 处理数据的方法 | 第23-26页 |
2.3.1 方法A:并方法 | 第24-25页 |
2.3.2 方法B:联合交叉统计和抹平法 | 第25-26页 |
2.4 分析和结果 | 第26-27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7-31页 |
第3章 利用改进了的宇宙模型独立法重构宇宙膨胀史 | 第31-43页 |
3.1 暗能量研究现状 | 第31-32页 |
3.2 限制光变曲线拟合参数 | 第32-34页 |
3.2.1 邻近法 | 第32-33页 |
3.2.2 插值法 | 第33页 |
3.2.3 并方法 | 第33页 |
3.2.4 限制光变曲线拟合参数 | 第33-34页 |
3.3 误差敏感抹平法 | 第34-35页 |
3.4 分析和结果 | 第35-40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0-43页 |
第4章 总结与展望 | 第43-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9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科研成果清单 | 第49-51页 |
致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