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 论文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4 论文主要内容 | 第14-16页 |
第2章 绵西高速公路项目概况 | 第16-22页 |
2.1 项目简介 | 第16-20页 |
2.1.1 项目基本情况 | 第16-19页 |
2.1.2 项目影响区公路情况 | 第19-20页 |
2.2 项目风险概述 | 第20-21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3章 绵西高速公路BOT工程项目风险识别 | 第22-39页 |
3.1 高速公路项目风险识别概述 | 第22页 |
3.2 绵西高速公路BOT工程项目风险识别 | 第22-38页 |
3.2.1 政治环境风险的识别 | 第22-24页 |
3.2.2 金融环境风险的识别 | 第24-26页 |
3.2.3 市场环境风险的识别 | 第26-27页 |
3.2.4 项目生产风险的识别 | 第27-28页 |
3.2.5 管理经营风险的识别 | 第28-37页 |
3.2.6 项目完工风险的识别 | 第37-38页 |
3.2.7 项目不可抗力风险的识别 | 第38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4章 高速公路BOT工程项目风险的度量与评估 | 第39-46页 |
4.1 高速公路BOT工程项目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39-40页 |
4.2 高速公路BOT工程项目风险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 第40-45页 |
4.2.1 基于AHP的高速公路风险因素及层次确定 | 第41页 |
4.2.2 高速公路BOT风险因素集的确定 | 第41-42页 |
4.2.3 高速公路风险因素权重集的确定 | 第42-44页 |
4.2.4 高速公路项目风险评价集的构建 | 第44页 |
4.2.5 高速公路风险评价矩阵的构建 | 第44页 |
4.2.6 评价的实施 | 第44-45页 |
4.2.7 评价结果的处理 | 第45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5章 绵西高速公路BOT工程项目风险模糊综合评价分析 | 第46-60页 |
5.1 绵西高速公路工程项目风险因素集的确定 | 第46-47页 |
5.2 绵西高速公路工程项目风险权重集的确定 | 第47-56页 |
5.3 绵西高速公路工程项目风险评价集的确定 | 第56-57页 |
5.4 绵西高速公路项目风险模糊评价矩阵的构建 | 第57页 |
5.5 绵西高速公路项目风险的模糊评价 | 第57-58页 |
5.5.1 绵西高速公路项目风险一级模糊评价 | 第58页 |
5.5.2 绵西高速公路项目风险二级模糊评价 | 第58页 |
5.6 绵西高速公路模糊风险评价结果 | 第58页 |
5.7 本章小结 | 第58-60页 |
第6章 绵西高速公路BOT项目风险的防范与应对 | 第60-68页 |
6.1 政治环境风险的防范与应对 | 第60-61页 |
6.2 金融环境风险的防范与应对 | 第61-62页 |
6.3 市场环境风险的防范与应对 | 第62-63页 |
6.4 项目生产风险的防范与应对 | 第63-64页 |
6.5 管理经营风险的防范与应对 | 第64-65页 |
6.6 项目完工风险的防范与应对 | 第65-67页 |
6.7 项目不可抗力风险的防范与应对 | 第67页 |
6.8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68-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4页 |
作者简历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