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4页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第9-10页 |
1.2 数字喷墨印花设备及其喷印系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 | 第10-11页 |
1.3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11-12页 |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12-14页 |
第二章 提高印花质量的喷印系统改进方案设计 | 第14-24页 |
2.1 喷印设备工作原理分析 | 第14-15页 |
2.2 数字喷墨印花机的喷墨原理 | 第15-17页 |
2.2.1 连续喷墨印花机的工作原理 | 第15-16页 |
2.2.2 按需喷墨印花机的工作原理 | 第16-17页 |
2.3 喷印成像单元性能与印花效果的关系 | 第17-20页 |
2.3.1 喷头控制方式与喷印点质量的关系 | 第17-18页 |
2.3.2 数据传输方式与印花质量的关系 | 第18页 |
2.3.3 运动伺服单元控制方式与印花质量的关系 | 第18-20页 |
2.4 喷印系统控制方案优化设计 | 第20-23页 |
2.4.1 喷印运动伺服单元改进方案设计 | 第20-21页 |
2.4.2 喷印成像单元控制方案优化 | 第21-23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三章 喷印运动伺服单元控制原理分析 | 第24-39页 |
3.1 高质量印花对喷印伺服驱动单元的要求 | 第24-26页 |
3.1.1 喷印介质伺服单元需求分析 | 第24-25页 |
3.1.2 喷印小车伺服单元需求分析 | 第25-26页 |
3.2 永磁同步电机数学模型 | 第26-27页 |
3.3 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算法 | 第27-32页 |
3.3.1 基本坐标变换矩阵 | 第27-30页 |
3.3.2 永磁同步电机的控制方法 | 第30-32页 |
3.4 SVPWM原理与实现 | 第32-36页 |
3.4.1 基本空间电压矢量 | 第32-34页 |
3.4.2 空间电压矢量的合成与扇区判断 | 第34-35页 |
3.4.3 空间电压矢量的时间计算 | 第35-36页 |
3.5 SVPWM的Simulink仿真 | 第36-38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四章 喷印运动伺服单元设计 | 第39-51页 |
4.1 喷印运动伺服单元总体设计 | 第39页 |
4.2 关键硬件电路设计 | 第39-42页 |
4.2.1 电流采集电路设计 | 第39-40页 |
4.2.2 差分接收电路设计 | 第40-41页 |
4.2.3 功率驱动电路设计 | 第41-42页 |
4.3 喷印运动伺服控制单元软件设计 | 第42-50页 |
4.3.1 软件设计需求 | 第43页 |
4.3.2 软件总体框架 | 第43-46页 |
4.3.3 软件控制算法 | 第46-50页 |
4.4 上位机调试软件设计 | 第50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五章 喷印成像单元控制方法设计 | 第51-61页 |
5.1 数码印花的喷印成像原理 | 第51-52页 |
5.2 压电式喷头的工作原理 | 第52-53页 |
5.3 喷印成像控制单元方案设计 | 第53-57页 |
5.3.1 喷头打印时序设计 | 第54-55页 |
5.3.2 喷头点火电压设计 | 第55页 |
5.3.3 喷头数据传输设计 | 第55-57页 |
5.4 喷头控制时序仿真及分析 | 第57-59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第六章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61-68页 |
6.1 喷印伺服单元测试结果及其分析 | 第61-63页 |
6.1.1 喷印运动伺服单元调速性能分析 | 第61-62页 |
6.1.2 位置闭环性能分析 | 第62-63页 |
6.2 喷头控制板测试结果及其分析 | 第63-65页 |
6.3 综合打印效果分析 | 第65-67页 |
6.4 本章小节 | 第67-68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8-70页 |
7.1 论文研究总结 | 第68-69页 |
7.2 展望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