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0-20页 |
·鄱阳湖及其渔业状况 | 第10-11页 |
·短颌鲚的生物学特征 | 第11-12页 |
·鄱阳湖中短颌鲚的渔业资源状况 | 第12页 |
·我国短颌鲚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12-13页 |
·鱼类生化组成与能量含量的分析 | 第13-19页 |
·生化组成和能量含量的周年变化 | 第16-17页 |
·鱼体生化组成和能量含量的不同季节性变化 | 第17页 |
·鱼体生化组成和能量含量在不同生长阶段变化 | 第17-19页 |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9-20页 |
第2章 短颌鲚生化组成的测定与分析 | 第20-35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0-24页 |
·材料 | 第20页 |
·实验方法 | 第20-24页 |
·水分含量测定 | 第20-21页 |
·灰分含量测定 | 第21页 |
·粗脂肪含量测定 | 第21-22页 |
·粗蛋白质含量测定 | 第22-24页 |
·数据处理 | 第24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4-32页 |
·短颌鲚生化组成的周年变化 | 第24-25页 |
·短颌鲚不同季节生化组成的变化 | 第25-26页 |
·短颌鲚不同体重、体长生化组成的变化 | 第26-27页 |
·短颌鲚生化组成各成分之间的相关关系 | 第27-28页 |
·短颌鲚的水分含量与灰分、脂肪和蛋白质的相互关系 | 第28-32页 |
·讨论 | 第32-35页 |
第3章 短颌鲚脂肪酸的组成与分析 | 第35-46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5-36页 |
·材料 | 第35页 |
·实验方法 | 第35-36页 |
·实验样本前处理 | 第35-36页 |
·实验样本气相色谱分析 | 第36页 |
·数据处理 | 第36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6-45页 |
·短颌鲚脂防酸的周年变化 | 第36-40页 |
·短颌鲚脂肪酸不同季节的变化 | 第40页 |
·不同生长阶段短颌鲚脂肪酸的变化 | 第40-45页 |
·讨论 | 第45-46页 |
第4章 短颌鲚氨基酸的组成与分析 | 第46-56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6-47页 |
·材料 | 第46页 |
·实验方法 | 第46-47页 |
·分析仪器及条件 | 第46-47页 |
·样品处理常规水解法 | 第47页 |
·数据处理 | 第47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7-55页 |
·短颌鲚氨基酸的周年变化 | 第47-48页 |
·不同季节短颌鲚基酸的变化 | 第48-49页 |
·不同生长阶段短颌鲚氨基酸的变化 | 第49-55页 |
·讨论 | 第55-56页 |
第5章 短颌鲚矿物元素的组成与分析 | 第56-65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56-58页 |
·材料 | 第56页 |
·实验方法 | 第56-57页 |
·常量元素测定方法:火焰发射法 | 第56-57页 |
·微量元素测定方法: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 | 第57页 |
·数据处理 | 第57-58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8-64页 |
·短颌鲚周年矿物元素的变化 | 第58-60页 |
·短颌鲚不同季节矿物元素的变化 | 第60页 |
·不同生长阶段短颌鲚矿物元素的变化 | 第60-64页 |
·讨论 | 第64-65页 |
第6章 短颌鲚能量含量的组成与分析 | 第65-71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65-66页 |
·材料 | 第65页 |
·实验方法 | 第65页 |
·数据处理 | 第65-66页 |
·实验结果 | 第66-68页 |
·短颌鲚周年能量含量的变化 | 第66页 |
·短颌鲚不同季节能量含量的变化 | 第66-67页 |
·短颌鲚不同体重、体长能量含量的变化 | 第67-68页 |
·讨论 | 第68-71页 |
第7章 我国鲚属鱼类的生化组成和能量含量及其比较研究 | 第71-77页 |
·短颌鲚生化组成和能量含量及与其它三种鲚属鱼类的比较 | 第71-72页 |
·短颌鲚脂肪酸的组成及与其它三种鲚属鱼类的比较 | 第72-73页 |
·短颌鲚氨基酸的组成及与其它三种鲚属鱼类的比较 | 第73-74页 |
·讨论 | 第74-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7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