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1 前言 | 第10-11页 |
1.1 选题依据 | 第10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1-16页 |
2.1 关于柔力球的概述 | 第11-12页 |
2.2 柔力球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2.3 相关项目的运动学研究 | 第14页 |
2.4 柔力球技术的运动学研究 | 第14-15页 |
2.5 利用表面肌电图对运动项目进行动作分析的应用现状 | 第15-16页 |
3 研究对象和方法 | 第16-19页 |
3.1 研究对象 | 第16页 |
3.2 研究方法 | 第16-19页 |
3.2.1 文献资料法 | 第17页 |
3.2.2 专家访谈法 | 第17页 |
3.2.3 测试法 | 第17-18页 |
3.2.4 数理统计法 | 第18-19页 |
3.3 三维关节角度的定义 | 第19页 |
3.3.1 上肢关节角度的定义 | 第19页 |
3.3.2 下肢关节角度的定义 | 第19页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第19-42页 |
4.1 运动学数据结果及分析 | 第20-27页 |
4.1.1 迎球阶段 | 第20-22页 |
4.1.2 引球阶段 | 第22-25页 |
4.1.3 随势抛球阶段 | 第25-27页 |
4.2 表面肌电数据结果及分析 | 第27-28页 |
4.2.1 柔力球原地左侧旋球技术完整动作的肌电直观图 | 第27-28页 |
4.2.2 柔力球原地左侧旋球技术各个阶段时间占动作总时间的百分比 | 第28页 |
4.3 迎球阶段 | 第28-34页 |
4.3.1 柔力球原地左侧旋球由静止到引拍动作的开始时间 | 第28-30页 |
4.3.2 柔力球原地左侧旋球由静止到引拍动作的持续时间 | 第30-32页 |
4.3.3 由静止到引拍动作阶段肌肉的积分肌电值及贡献率 | 第32-34页 |
4.4 引球阶段 | 第34-38页 |
4.4.1 原地左侧旋球由引拍到球接触到拍面瞬间动作的持续时间 | 第34-36页 |
4.4.2 由引拍到球接触到拍面瞬间动作阶段肌肉的积分肌电值及贡献率 | 第36-38页 |
4.5 随势抛球阶段 | 第38-42页 |
4.5.1 柔力球原地左侧旋球球接触拍面瞬间到球离开拍面瞬间动作的持续时间 | 第38-40页 |
4.5.2 由球接触拍面瞬间到球离开拍面瞬间动作阶段肌肉的积分肌电值及贡献 | 第40-42页 |
5 结论与建议 | 第42-44页 |
5.1 结论 | 第42页 |
5.2 建议 | 第42-44页 |
致谢 | 第44-45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