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变压器、变流器及电抗器论文--变流器论文--整流器论文

无源性控制与最小共模电压调制的三相电压源整流器的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26页
    1.1 三相整流器的发展现状第14-22页
        1.1.1 功率电路第15-17页
        1.1.2 控制策略第17-20页
        1.1.3 调制算法第20-22页
    1.2 三相整流器的现存问题第22页
    1.3 三相整流器的性能要求第22-24页
    1.4 三相整流器的发展趋势第24-25页
    1.5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第25-26页
第二章 三相电压源整流器的无源性控制策略第26-46页
    2.1 无源性控制策略的概念与特点第26-28页
    2.2 无源性控制策略的工作原理第28-35页
        2.2.1 两级并联三相电压源整流器的功率电路第29-30页
        2.2.2 欧拉-拉格朗日法(EL法)第30页
        2.2.3 单级三相电压源整流器无源性系统第30-32页
        2.2.4 两级并联三相电压源整流器无源性系统第32-35页
    2.3 两级并联三相电压源整流器无源控制器的设计第35-39页
        2.3.1 期望稳定平衡点确定第35-36页
        2.3.2 无源功率控制器设计第36-37页
        2.3.3 无源控制器的控制性能分析第37-38页
        2.3.4 两级并联三相电压源整流器的功率控制系统第38-39页
    2.4 两级并联三相电压源整流器无源性控制策略的仿真分析第39-46页
        2.4.1 两级并联三相电压源整流器参数一致性的仿真分析第40-41页
        2.4.2 两级并联三相电压源整流器参数非一致性的仿真分析第41-46页
第三章 三相电压源整流器的最小共模电压调制算法第46-70页
    3.1 三相电压源整流器中共模电压的定义第46-47页
    3.2 最小共模电压调制算法的工作原理第47-51页
        3.2.1 传统调制算法中共模电压的特征第47-48页
        3.2.2 最小共模电压调制算法的工作原理第48-51页
    3.3 最小共模电压调制算法的死区分析第51-64页
        3.3.1 死区效应的成因与影响第52-53页
        3.3.2 传统SVPWM调制算法有死区时间的共模电压分析第53-57页
        3.3.3 最小共模电压调制算法有死区时间的共模电压分析第57-60页
        3.3.4 死区效应的补偿方法第60-64页
    3.4 最小共模电压调制算法的仿真分析第64-70页
        3.4.1 传统SVPWM三相电压源整流器第66-67页
        3.4.2 最小共模电压SVPWM三相电压源整流器第67-68页
        3.4.3 传统SPWM和最小开关损耗SVPWM三相电压源整流器第68-70页
第四章 三相电压源整流器的综合仿真分析第70-76页
    4.1 建立仿真平台第70-72页
    4.2 仿真结果分析第72-76页
        4.2.1 无死区补偿第72-73页
        4.2.2 有死区补偿第73-76页
第五章 三相电压源整流器的系统设计与实现第76-98页
    5.1 功率电路设计第77-82页
        5.1.1 升压电感选型第77-80页
        5.1.2 直流母线电容选型第80-81页
        5.1.3 功率开关器件选择第81-82页
    5.2 控制电路设计第82-86页
        5.2.1 输入电压隔离采样电路第82页
        5.2.2 输出电压隔离采样电路第82-83页
        5.2.3 输入电流隔离采样电路第83-84页
        5.2.4 IGBT驱动电路第84-85页
        5.2.5 保护电路第85-86页
    5.3 软件程序设计第86-93页
        5.3.1 系统总体流程图第86-87页
        5.3.2 定时中断第87-88页
        5.3.3 主中断第88-91页
        5.3.4 外部中断第91页
        5.3.5 按键检测子程序第91-92页
        5.3.6 显示子程序第92-93页
    5.4 实验结果分析第93-98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98-100页
    6.1 总结第98-99页
    6.2 展望第99-100页
参考文献第100-106页
致谢第106-10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第107页

论文共10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后悔在社会认知基本维度上的归因内容研究
下一篇:任务优势度影响任务转换的认知神经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