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0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5页 |
1.1.1 波形钢腹板组合箱梁桥的发展 | 第10-14页 |
1.1.2 波形钢腹板组合箱梁桥的结构优点 | 第14-15页 |
1.1.3 波形钢腹板组合箱梁桥的研究概述 | 第15页 |
1.2 PBL剪力连接件概述 | 第15-16页 |
1.3 PBL剪力连接件的研究综述 | 第16-19页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7页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7-19页 |
1.4 本文的研究意义 | 第19页 |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第2章 PBL剪力连接件的研究现状 | 第20-29页 |
2.1 研究方法 | 第20页 |
2.2 连接件形式研究 | 第20-22页 |
2.3 荷载滑移曲线特性研究 | 第22-23页 |
2.4 承载特性研究 | 第23-27页 |
2.4.1 承载机理 | 第23-24页 |
2.4.2 承载影响因素 | 第24-25页 |
2.4.3 承载力计算公式 | 第25-27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7-29页 |
第3章 某波形钢腹板组合箱梁PBL连接件的推出试验 | 第29-43页 |
3.1 工程背景 | 第29-30页 |
3.2 推出试验简介 | 第30-31页 |
3.3 试验方案 | 第31-37页 |
3.3.1 试验试件设计和制作 | 第32-36页 |
3.3.2 试验设备及加载工况 | 第36-37页 |
3.3.3 测试内容及测试方法 | 第37页 |
3.4 试件主要试验现象及破坏形态 | 第37-42页 |
3.4.1 BH1、BH2、BH4、BH8和BH9试验现象及破坏形态 | 第38-40页 |
3.4.2 BH3试验现象及破坏形态 | 第40页 |
3.4.3 BH 5、BH6A、BH6、BH7和BH6P试验现象及破坏形态 | 第40-41页 |
3.4.4 BH10、BH11试验现象及破坏形态 | 第41-42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4章 试验结果分析 | 第43-53页 |
4.1 PBL剪力连接件的承载机理 | 第43-46页 |
4.1.1 受力分析 | 第43页 |
4.1.2 荷载滑移曲线及承载机理 | 第43-46页 |
4.2 PBL剪力连接件承载的因素分析 | 第46-52页 |
4.2.1 钢板的开孔直径 | 第46-48页 |
4.2.2 贯穿钢筋的直径 | 第48-49页 |
4.2.3 钢板的厚度 | 第49-50页 |
4.2.4 预应力效应 | 第50-52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5章 PBL剪力连接件的有限元分析 | 第53-63页 |
5.1 材料理论模型 | 第53-54页 |
5.1.1 混凝土本构模型 | 第53页 |
5.1.2 混凝土破坏准则 | 第53-54页 |
5.1.3 混凝土裂缝模型 | 第54页 |
5.1.4 钢筋本构模型 | 第54页 |
5.2 试件的有限元模型 | 第54-56页 |
5.2.1 单元类型的选取 | 第54-55页 |
5.2.2 模型材料本构关系及破坏准则 | 第55-56页 |
5.2.3 裂缝模型的选用 | 第56页 |
5.2.4 模型的建立 | 第56页 |
5.3 PBL剪力连接件有限元分析结果 | 第56-59页 |
5.4 试验结果与有限元结果对比 | 第59-61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第6章 PBL剪力连接件的设计 | 第63-69页 |
6.1 参数限定 | 第63-65页 |
6.2 承载力计算 | 第65-68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69-71页 |
结论 | 第69-70页 |
展望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