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缩略词 | 第10-12页 |
1 前言 | 第12-22页 |
1.1 盐胁迫对植物的影响以及作用机理 | 第12-13页 |
1.1.1 植物对盐胁迫的反应 | 第12页 |
1.1.2 盐胁迫作用机理 | 第12-13页 |
1.1.3 植物耐盐机制 | 第13页 |
1.2 ERF转录因子研究进展 | 第13-16页 |
1.2.1 ERF转录因子响应生物胁迫 | 第15页 |
1.2.2 ERF转录因子响应非生物胁迫 | 第15-16页 |
1.3 拟南芥ACS基因家族研究进展 | 第16-19页 |
1.3.1 ACS转录活性调节 | 第16-18页 |
1.3.2 ACS家族蛋白水平调控 | 第18-19页 |
1.4 立题依据 | 第19-22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2-38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22-24页 |
2.1.1 植物材料 | 第22页 |
2.1.2 菌种与载体 | 第22页 |
2.1.3 工具酶与试剂盒 | 第22-23页 |
2.1.4 引物设计与探针合成 | 第23-24页 |
2.2 培养基及所用溶液配制 | 第24-26页 |
2.2.1 培养基配方 | 第24页 |
2.2.2 溶液配方 | 第24-26页 |
2.3 实验方法 | 第26-38页 |
2.3.1 拟南芥的栽培 | 第26页 |
2.3.2 胁迫处理 | 第26-27页 |
2.3.3 统计分析 | 第27页 |
2.3.4 拟南芥总RNA提取与CDNA合成 | 第27-28页 |
2.3.5 DNA琼脂糖凝胶电泳 | 第28页 |
2.3.6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与转化 | 第28-29页 |
2.3.7 酵母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与转化 | 第29-30页 |
2.3.8 重组质粒载体的构建 | 第30-31页 |
2.3.9 酵母单杂交实验体系的构建 | 第31-32页 |
2.3.10 蛋白质的提取与纯化 | 第32-33页 |
2.3.11 凝胶阻滞实验分析分子之间作用 | 第33-35页 |
2.3.12 染色质免疫共沉淀实验分析分子之间作用 | 第35-38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8-54页 |
3.1 纯合体鉴定 | 第38-39页 |
3.2 ERF6与SRAG均响应盐胁迫 | 第39-44页 |
3.2.1 NaCl对erf6、srag、ERF6-OE种子萌发率的影响 | 第39-41页 |
3.2.2 NaCl处理下的根长变化 | 第41-42页 |
3.2.3 甘露醇、谷氨酸钠处理下根长变化 | 第42-43页 |
3.2.4 盐处理下基因表达量的变化 | 第43页 |
3.2.5 ERF6对SRAG表达量的影响 | 第43-44页 |
3.3 ERF6调控SRAG基因转录活性 | 第44-54页 |
3.3.1 酵母单杂交实验证明在体外条件下ERF6对SRAG转录的影响 | 第44-47页 |
3.3.2 电泳迁移率实验证明在体外条件下ERF6调控SRAG转录 | 第47-50页 |
3.3.3 染色质免疫共沉淀实验证明在体内条件下ERF6调控SRAG转录活性 | 第50-54页 |
4 讨论 | 第54-56页 |
4.1 SRAG基因响应盐胁迫 | 第54页 |
4.2 ERF6基因响应盐胁迫 | 第54页 |
4.3 转录因子ERF6调控SRAG表达 | 第54-56页 |
5 结论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3页 |
致谢 | 第63页 |